4月2日至3日,中国老科协副会长、企业技术创新专委会主任、武汉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健,中国老科协副秘书长、企业技术创新专委会办公室主任、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原处长刘倩一行,到曹妃区调研助企创新工作。省老科协常务副会长、省科协原一级巡视员郑丽萍,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李健侠,市老科协会长魏文娜,曹妃甸区委副书记丁会强,区老科协会长丁国富等陪同。
李健一行先后到唐山市维卓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半滑舌鳎养殖基地和曹妃甸区聚享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老专家工作站调研。首先来到维卓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在公司董事长程向明的陪同下考察了基地孵化室、化验室舌鳎基因提纯等。程向明向调研组介绍了基地基本情况,该基地创建于2013年6月,主要示范半滑舌鳎养殖新技术,核心面积350亩,辐射面积30万平米。现有员工总数42人,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15人(退休科技人员6名)、博士9人。针对半滑舌鳎雄鱼个体小、生长慢且比例高达70-90%以及病害频发、养殖成活率低至30%的产业瓶颈,黄海水产研究所陈松林研究员带领团队研制出抗病育种基因芯片,经过4代家系选育,结合全基因组选择,最终培育出半滑舌鳎新品种“鳎优1号”,通过了国家审定。“鳎优1号”新品种抗哈维氏弧菌感染能力提高30.9%,18月龄鱼的体重平均提高17.7%,成活率平均提高15.7%,生理雌鱼比例达40%左右。该公司连续5年半滑舌鳎鱼卵国内市场占有率在85%以上,其经济效益显著。
随后,李健一行来到了聚享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老专家工作站,在合作社召开了座谈会。座谈会由魏文娜主持。
座谈会上,曹妃甸区老科协会长丁国富从组织建设、老专家工作站建设和科普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汇报了区老科协工作情况。
座谈会上,聚享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建明介绍了合作社基本情况及有机大米生产情况。该合作社2019年被确定为省老科协老专家工作站。主要示范水稻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核心面积为1000亩,辐射面积2万多亩。该基地现有老科技工作者4名,具有副高职以上职称2人,常年为基地示范推广提供技术保障。该基地实行“合作社+农户”模式,采用“六个统一”模式即“统一新品种推广、统一育秧、统一机插秧、统一飞防、统一收割、统一收购”以及绿色有机的育秧技术,建立稻蟹、稻虾、稻鱼混养立体种植新模式,带动农民致富增收,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引进杂交水稻619等近20个新品种,深受农民群众和市场的欢迎。现基地已通过国家级有机米标准认证和欧盟有机米认证,并获得全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LOBAL GAP )。
郑丽萍首先对唐山市和曹妃甸区老科协助企创新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她说唐山市老科协助企创新工作成绩斐然,特别是市老科协魏文娜会长还在中国老科协助企创新首期讲习班上作了发言。随后,她介绍了京津冀老专家科技服务团近期工作。
李健作了总结讲话,他首先感谢唐山市委、市科协、曹妃甸区委、区政府对这次调研活动的重视支持。对省、市、区老科协助企创新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他说指出,唐山市老科协是中国老科协第一批助企创新先进集体,几年来助企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今天看的两个企业都不错,都风声水起。他讲了三点体会:一是把握好区、县级老科协工作方向,找准突破口可大有作为。二是老科协工作要坚持因地制宜,不搞一个模式,不搞一刀切。要注意两条,第一条不要认为助企创新就是助力工业企业,也包括农业企业;第二条不要把助力乡村振兴和助力企业技术创新隔离开。三是要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他还简要介绍了中国老科协企创专委会今年的两项重点工作:一是继续推进万名老专家进万企行动。二是进一步扩大老专家地方行的试点。
李健一行还参观了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指挥中心沙盘及产品展室、3号高炉主控室、海水淡化项目及高炉灰提锌项目,并随行听取首钢京唐公司整体布局、建厂过程、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情况介绍。
期间,市委副书记张旭、曹妃甸区委主要领导看望了李健一行。(市老科协 杨玉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