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唐山市老年科技大学的接触,还是在2020年,那年我刚退休不久,起初还算是轻松自在,可以随心所欲。随着工作岗位余温的散去,越来越觉得无聊与空虚,不再是一呼百应,也没人向你汇报、向你亲近。一时的自由自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了当初的美好。角色的转变,我要面对现实,看看别人怎么生活。
抱着一颗忐忑的心情,来到唐山市老年科技大学咨询,没想到有这么多课程,从文学艺术到摄影养生,无所不含,根据自己的条件,我选择了“书法、花鸟”课程,自从参加学习,为我的退休生活打开了另一扇窗,一是增加了生活乐趣,二是接触了不同行业的朋友,见解更为宽阔,从麻将桌到书桌,从无所事事到学习交友,慢慢找到了生活节奏,使自己自信自律自强。
几年过去,我从一个普通学员,晋升到班长,助教,现为唐山市老年科技大学花鸟班讲师,成长的路上得到校领导的帮助鼓励,得到了同行及学员的支持。我爱你,唐山市老年科技大学,你的存在给我的后半生带来了希望,找到了前进方向,每当课上得到学员的认可,每当作品得到学员的赞赏,每当把自己的知识、经验,与他人分享时,内心会感到充实与满足。
我爱你,唐山市老年科技大学,你的伴随不仅使我在精神层面得到满足,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从一个绘画菜鸟,成长为一个绘画老手,特别是对画葡萄、牡丹等题材有深刻的理解,有明显的独特风格,既有创新又有传承,绘画技巧也得到学员认可,许多作品被好友及师生收藏。
唐山市老年科技大学的教学与普通大学的教学是截然不同的。一是服务对象不同,中老年居多,知识结构参差不齐,社会环境不同,既有一般群众,又有科技精英。二是教学内容不同,主要课程围绕老年人容易接受、喜闻乐见,如绘画、书法、声乐、舞蹈、养生等。三是教学目的不同,是以传承中国文化,丰富老年生活,促进身心健康为中心,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增加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友爱,促进家庭和睦,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
为适应唐山市老年科技大学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包括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教学内容与学员需求关系,普通教学与特色教学关系,服务社会与盈利关系。对学员做到“四心”,即爱心、关心、耐心,不偏心,深入了解每个学员兴趣和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一视同仁,不优亲厚友。建立好的师生关系要在课上,根据学员现有水平,制定教学方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课中,在讲课过程中,边讲边征求意见,师生之间产生互动,把学员拉进教学中,学员不再有陌生感。课下,通过互联网,发布新的教学内容,线上批改学员作业,发布优秀参考素材,解答学员提出的问题。将课上、课中、课下 融为一体,达到教学目的。在特色教学上,通过几年的教学,我们开设了新的教学版块,“初学者园地”“一画一诗”“与师同行”等课程 。由于学员流动性很大,每学期有很多插班生,入学水平不一,讲课中,对基础较差学员,增加初学内容,一节课中既有新课程,又有基础课程,达到新老学员共同学习。“一画一诗”教学重点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在花鸟课上,每画一种花卉,配选一首相关名诗,例如讲牡丹,顺便讲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既丰富了课堂,又使学员学到新的内容。很多学员一听就会一画就废,课上很明白,到家就蒙圈了。为增加学员动手能力,在课上我们请学员从调色、用笔、用墨、用水,开始分步骤跟随老师一起画。这样,让学员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识,增强了学员的绘画水平,达到了教学目的。
我服务的唐山市老年科技大学,自办学以来,一直秉承“以人为本、以学为主、育人为先”服务社会理念,不以盈利为目的,强调公益教学、示范性,满足老年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近年来,学员招收遇到瓶颈,部分学科入不敷出。为此,校领导分析利弊,开源节流,采取招收随时化,随到随学,不受班期限制。宣传多样化,网络宣传,社区宣传,师生宣传。课程热门化,例如短视频制作、禅艺养生、歌舞表演等。以保证经济来源,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我爱唐山市老年科技大学,它给予我精神寄托,给予我前进方向,虽然我不能给予它什么,但我要亲力亲为,从自己做起,加强自身建设,深化学习,提高教学能力,全心服务于它,为办好学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路南区老科协老年科技大学 张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