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杂谈随感 - 杂谈随感
一盏灯的温度
发布时间:2025.09.28    新闻来源:唐山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浏览次数:

——记玉田县兰坡小学退休教师王贵民 

清晨六点半,兰坡小学的晨雾还没散尽。传达室张师傅掀开保温杯,瞧见那个熟悉的背影正踮着脚在二年级教室门口鼓捣着什么。“王老师,又来得这么早?”“昨儿巡校看见走廊灯一闪一闪的,趁孩子们没到校赶紧换了。”王贵民把手里的旧灯管轻轻放进编织袋,花白的头发沾着晨露,脚边散落着裹了胶布的螺丝刀。

这位退休七年的数学教师,总说自己是“编外后勤”。教务主任的记事本上记着一串数字:六年里他换了193根灯管,修好57扇门窗,拧紧了上千颗螺丝。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叮叮当当的修理声日复一日地在教学楼里回响。

老账簿里的牵挂

2023年刚入冬,三年级教师李娟发现教室后窗总漏风。周四放学时在意见簿写了条子,没想到周五一早来上课,窗缝里已经填好了防风条。蓝色硬皮本静静躺在讲台上,泛黄的纸页记着:“12月7日,加固三年级北窗,需补两个角码。”这个本子从王贵民当班主任时就跟着他,现在密密麻麻记满了各教室的维修日志。

更让老师们动容的是他那只“万能工具箱”。褪色的绿漆铁盒里,装着缠满绝缘胶带的电笔、磨短了的钢锯条、用作业本包着的螺丝钉。年轻教师打扫储藏室时发现,二十年前学生们做科学课的太阳能板模型,被他拆解改造成了走廊灯的定时开关。

雨靴上的补丁

2022年夏天的一次暴雨,六(2)班的木门被连廊穿堂风刮得砰砰响,班长拿椅子抵着门上课。那天正赶上王贵民重感冒,他裹着厚外套蹲在教室门口量尺寸,咳嗽声混着锯木头的声音。三天后,门框上多了道暗红色防撞条——那是用旧窗帘杆改的,边角还细心地裹了海绵。

还有一次突降暴雨,值周老师发现音乐教室漏雨。冲到现场时,王贵民已经踩着自制的木梯在补屋顶,雨水顺着雨衣灌进高筒雨靴。等他下来时,教导主任看见那双穿了十几年的黑雨靴上,歪歪扭扭缝着块蓝布补丁,针脚粗得像是用螺丝刀戳的。

工具房的守候

王贵民从不在办公室久留,最爱呆的是楼梯间拐角的工具房。这里原本是废弃的清洁间,现在立着他用课桌改的储物架,不同型号的钉子装在奶粉罐里,螺丝刀手柄上贴着“二年级东窗专用”的标签。窗台上永远晾着半杯浓茶,茶叶渣积了厚厚一层,旁边是磨得起毛的《机械维修手册》——书页间夹着孩子们用作业纸画的感谢卡。

去年教师节,后勤部想给他发“特殊贡献奖”,他却躲到操场边修整单杠去了。最后是五年级学生集体用粉笔在黑板报上画了幅简笔画:戴着旧草帽的王爷爷踩着板凳换灯泡,右上角歪歪扭扭写着“我们教室最亮的光”。

如今校园里新装了智能照明系统,但总务处还是习惯性地在意见簿旁放盏台灯。“这是王老师用废旧投影仪改的,说是给值夜班的老师添点暖光。”老花镜搁在灯座旁,镜片上还沾着几粒去年修门窗时飘进的白灰。晨光斜斜照进来时,恍惚还能看见那个背着手在走廊巡视的身影,指尖永远捏着半截粉笔头,随时准备在墙面记下哪扇门轴该上油了。

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志愿者回信中的殷殷嘱托,在王贵民磨起老茧的指间化作了最质朴的践行。三百多个周末义务劳动,为学校节约维护经费十余万元,这些数字在他心中抵不过孩子们说“教室真暖和”时的笑颜。当最后一抹晚霞染红工具包,这位老教师的初心依然灼灼生辉,正如他总说的:“黑板可以退休,但教师的使命永远鲜艳如初。”(玉田县老科协 王贵民)

 
 
 
主办单位:唐山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www.tsasst.org.cn   2025  版权所有
地址(ADD):www.tsasst.org.cn    联系电话(TEL):0315-2857368   传真(FAX):0315-2857368
E-MAIL:tsslkx@126.com   备案号:冀ICP备2020029970号   公安备案号:13020302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