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使数亿中国人甩掉了贫困的帽子,但中国的扶贫仍然面临艰巨的任务。丰登坞镇和全国大多数乡村一样,绝大部分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辛勤劳作,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极少部分群众由于各种原因生活仍不富裕,甚至有的温饱还成问题。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重要保障。中央精准扶贫政策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号角。丰润老科协丰登坞分会适时而动,在省市区老科协的引领下,密切配合丰登坞镇党委政府,老科协丰登坞分会开展了一系列科技扶贫工作。
一、主动作为,调查研究
在丰登坞镇成立精准扶贫攻坚小组之初,老科协丰登坞分会积极要求成为其中一员,发挥优势,主动作为。
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分会结合村委会、社区,走村串户走访,对困难群众的情况作调查研究,查找贫困的根源,摸清底数,将困难户建档立卡。根据导致贫困的根源所在,对各类贫困户分类指导,科学规划脱贫方案。
二、结对交友,开拓思路
老科协会员走进贫困户家门,走进田间地头,通过调研走访,确定分组承包困难户,与之交朋友,分析总结困难户存在主要原因。近几年,由于环保不达标导致许多企业停工停产,农民打工的地方越来越少;虽然身强体壮的农民工,愿意付出劳动,但苦于不会技术,只靠种田不足以维持家庭生活……根据各个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老科协会员们帮助他们开拓思路,以针对性地给与思想上扶贫。
1、针对想继续务工的人员,鼓励这些人学习实用技术、提高自身本领,争取创业。
2、针对愿意从事种植养殖的农户,鼓励他们更新观念,引进新品种,学习新技术,提高科学种植养殖水平。
3、针对有的思想懒惰的户,老科协会员给他们分析当前形势,分享榜样故事,鼓励他们学一技之长,勤劳致富。
4、针对因大病致贫的户,为他们申请民政困难补贴、水滴筹等方式暂解燃眉之急,继而鼓励他们要对生活充满信心,不失时机地就业创业。
三、科技培训,送教下乡
了解到群众渴望学习实用技术技能,老科协协调镇成人学校组织培训,送教下乡,把实用技术送到家门口。在选择培训科目上重点安排了适应镇农副业生产所需要的实用技术进行培训;特别是把培训的重点放在了切实适应我镇生产环境、确保生产增收增效的实用性强的项目上来,这相对于以往培训来说是一大改进。本次培训共开设了种植、养殖两大类7个科目的培训,包括:温室茄子、温室黄瓜、西葫芦、毛豆及棚栽韭菜高产种植技术和肉牛育肥、小规模大群体养殖技术。培训教师在授课中结合实际,讲解深入浅出,使受训群众在短期内掌握了多项实用农业技术。
此外还联系宏强等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多次到镇里举办面点、美容美发、家政育婴等实用技术技能培训班。
经过培训,许多群众学到了实用技术,开拓了思路,涌现出的一大批优秀人物代表,在农村换届选举中被选为村干部;他们先后开起了种子化肥、兽医兽药、饲料等农资门市部,搞起了规模养殖……先进的人物事迹不一而足,可以说对我镇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家乡的社会和谐。
四、引进新品种,科技入户。
针对本镇种植养殖结构单一,老科会员们多方努力,帮助困难群众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和家畜新品种,并聘请技术员给予技术指导;成立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15个,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1、在种植方面,先后引进生姜一号、张杂谷、烟薯一号新品种,生姜抗病栽培作为示范,天鹰椒密植等技术作为推广项目;培育试验户,引领示范户做好技术示范,让农户和技术人员结对子,专心做好试验示范推广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并且常年技术跟踪指导生产销售。经初步核算,今年烟薯种植亩产8000斤,效益较种植玉米增收1000元;生姜亩产5000斤,较种植玉米增收1300元;天鹰椒亩产700斤,较种植小麦玉米每亩增收3000元。同时这些种植业雇用大量农户闲散劳动力,不但增加了他们收入,而且带动了周围群众科技脱贫致富。
2、养殖方面,老科协先后帮助农户刘荣群引进荷兰三号生猪、帮助冯国胜引入蒙古肉牛、帮助张国才引进海蓝鹤蛋鸡等,并由老科技工作者王九成作技术顾问专门负责指导养殖。目前他们的养殖均初现规模,并雇用了农村闲散劳动力,带动农民增加了收益。
各项工作不一而足。
总之,虽然扶贫工作千头万绪,困难重重,但实践证明,只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科学引领,脚踏实地,一定能打好脱贫攻坚这场战役,让广大人民群众全部过上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