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建言献策 - 建言献策
让老科协旗帜在“抗疫”中飘扬—-丰南区曙光社区老科协会员 “抗疫”纪实
发布时间:2020.12.12    新闻来源:唐山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浏览次数:

面对突发疫情的严峻形势,丰南区老科协积极融入“抗疫”大军之中。特别是丰南区青年路街道曙光社区老科协分会的干部、老科技工作者和会员,临危不惧,快速反应。从大年三十开始,紧急行动,冲锋在前,排查、宣传、消杀、设卡、服务,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使社区“抗疫”取得了决定性成果,受到了区委、区政府充分肯定和广大市民的欢迎。

 吹响“集结号” 请战党旗下

唐山市丰南区青年路街道曙光社区于20186月建成了唐山市第一个社区老科协组织。建会以来,从会长到会员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社区做了很多大事、好事、实事,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爱戴。2019年正当年终岁尾,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疫情持续蔓延,形势十分严峻;从中央到地方,层层部署,一场防控新冠疫情战役打响了!随即,青年路街道曙光社区党总支吹响了抗疫集结号——召开两委扩大会议,部署工作。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社区老党员、老干部都站出来了,老科协会员主动请缨,踊跃写请战书,甘当志愿者。迅即,一支老科协抗疫志愿服务队组建起来。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曙光社区老科协名誉会长、社区书记董振军、会长徐凤云亲自挂帅,任抗疫正副指挥长。全社区共有45名老科协会员,除了几个年老体衰者,几乎都参加了这场抗疫大战,每天早出晚归在检查站点检查过往车辆和人员,在小区进行巡视,给居民发放消毒液,排查住户信息。儿女们因担心老人整日奔波在外,感染病毒,大多不愿意自己的父母参加志愿者队伍,但是,老科协会员们的决心意志丝毫不动摇。老科协会员关呈祥、么秀娟、董旭升、付学宝等老同志,主动担当楼门长、卡点志愿者;他们每人负责两个单元20多户居民的防疫安全管控,挨家挨户核实情况,宣传疫情防护知识,监管进出小区人员。在社区卡点通宵达旦执勤上岗,冷风吹得他们的脸通红,冻得他们的手脚僵硬,但是丝毫没有动摇他们为居民服务的热情。在这场抗疫的战场上,曙光社区老科协会员中有30多人担当起社区的楼门长职务、卡点负责人、义务宣传员、巡查员,每天进行摸排、消杀、监控、宣传……他们凭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无私奉献,逆行而上,用坚守和付出构筑起了社区层层“疫情防控墙”,守卫着这方百姓的平安!

挥手“跟我上” 当好“保护神”

摸排任务最紧迫、最关键。曙光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抗疫”指挥长董振军,社区副主任、老科协分会会长、“抗疫”副指挥长徐凤云,多次召开社区两委会研究对策,挥手表示:“跟我上,当好群众的保护神!”于是,责任到人,众志成城。以网格为单位,通过上门问询、打电话、发微信等方式迅速在辖区展开摸排,从大年三十到初一就排查了700余户。

在摸排过程中,指挥长董振军制定了分层次排查策略,即先摸排重点人群,将家里有在外地上学、经商、务工人员的家庭列为第一层次进行先期重点排查;将家庭情况简单、社会接触面小、流动性不大的家庭列为第二层次。通过分层次摸排,曙光社区提前完成1919户、4544人的摸排任务,极大提高了摸排效率,为社区疫情有效防控打下基础。

做好小区全面消杀是是防疫的基础工作。为阻断气溶胶传播途径,保护辖区消杀成果,指挥长董振军率领王桂芳、孟丹、裴金茹一班人在每个卡口入口端铺上地毯,洒上消毒液,形成消毒带,确保通行效率,同时,对来往车辆进行快速消毒。

为加大宣传效果,指挥长董振军带领李雪梅、王艳红、毕楠楠、刘志敏、陈海燕等同志组建流动宣传小组,亲自录制宣传内容,并以流动小喇叭广播的方式深入小区进行宣传。将自己的电动车改装成流动广播车,每天穿梭在小区、往返于各卡点,时刻提醒居民提高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充分利用居民微信群,及时发布官方消息及防控知识,督促楼门长在群里实时展示消杀动态,让居民尽享看得见的安心。

陆明阿姨60多岁,膝盖骨手术还在恢复期的她主动请缨,担当执勤人员。她被安排在社区门口的卡点,一张桌子、一个凳子、一个测温仪、两本台账,这就是她工作的全部“家当”。早上陆明到“工作岗位”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大厅进行消杀,然后勾兑消毒液。十几米长的管子,从水房拉到社区门口;管子很重,膝盖很疼,每次都累得一身大汗。居民用矿泉水瓶领取消毒液,都是她一瓶一瓶的灌装,灌完后她还要一一登记上账;每天要灌出三、四百斤的消毒液。整个疫情期间她一共灌装了20余吨消毒液。每个来社区的居民必须在陆明的小桌前测温、登记后才能进入,即使是上级领导来视察工作,也要例行检查。她做好排查的同时,耐心听取群众诉求,回答群众询问,宣讲防控知识,排解群众的恐慌情绪。

钱广平、闫国勤夫妇,负责“人大楼”门口卡点的值守。每天早上七点前老夫妻俩就准时到卡点,他们严格把关,一车一拦,详细登记,不漏一车,不落一人,掌握进入辖区人员的全部信息。天寒地冻,大雪漫天,大雪覆盖了头顶,他们取笑说:这样咱俩就一起到白头喽!卡点执勤人员调整后,闫国勤主动成为一名流动志愿者,哪里需要去哪里,哪里有活儿帮哪里。西湖路卡点需要疫情调解员,她来上;社区扫雪忙不过来,她来扫;有需要消毒液的,她来送......辖区到处都是她的身影。

体贴“亲人们” 乐解“开心锁”

疫情当前,人们难免恐慌、焦躁甚至抑郁。如何体贴群众,及时打开他们的心结,曙光社区创新工作方式——乐解“开心锁”。疫情期间,曙光社区共进行了四次摸排,共计摸出四类重点人员13人。按照他们返乡时间、身体情况、家庭情况等制定了一人一档,确定隔离方案,并根据各卡点每天上报的出入情况,对外地返乡人员进行居家隔离。每天早上,指挥长董振军、副指挥长徐凤云分别通过打电话、制作视频送上问候和询问,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对于一些情绪焦虑、恐惧的隔离人员,指挥长董振军每天都会对他们进行心理安抚、疏导,让他们放松心情,不要过度紧张,成为社区的“疫情防控一级心理咨询师”。

调解矛盾、向大家送“乐子”、传播正能量,成为社区老科协会员疫情期间随时面对的工作和话题。杨志华在社区卡点担当义务调解员,调解、疏导不愿配合社区防控工作的居民10余人次;以郑占荣为首的“社区诗人”用诗歌赞美抗疫战士,他们创作抗疫诗词400余首,其中多篇发表在各大刊物及网络平台;宋荣恩用镜头记录抗疫战士的身影,两万多张的抗疫照片,为社区居民提振精神,展示了战胜疫情的决心与信心……

面对疫情,老科协会员们不辞辛劳,迅速进入防控岗位,始终奋战在防疫第一线。在居民群众闭门隔离时,他们却在小区中逆行,宣传引导,摸底排查;他们舍小家为大家,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展现出新时代老科技工作者的风采,让老科协的旗帜在抗疫中飘扬,老科协的精神在人民群众心中闪光! (作者单位:丰南区老科协常务副会长   王志勤 丰南区青年路街道曙光社区  李博)   联系电话 13931520758

 
 
 
主办单位:唐山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www.tsasst.org.cn   2025  版权所有
地址(ADD):www.tsasst.org.cn    联系电话(TEL):0315-2857368   传真(FAX):0315-2857368
E-MAIL:tsslkx@126.com   备案号:冀ICP备2020029970号   公安备案号:13020302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