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建言献策 - 建言献策
关于加速组建曹妃甸港区深水槽冲淤监测站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01.18    新闻来源:唐山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浏览次数:


唐山市老科协副会长      秦庚仁

曹妃甸这个天然深水良港,随着资源优势,地缘区位优势突显,随着“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全面展开,已经成为唐山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化升级的重要支撑,成为唐山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和希望,承载着全市人民建设现代化滨海新城的美好憧憬。这一切的基础由来源于曹妃甸深水港区建于渤海深槽顶部,是渤海内唯一不需要开发航道即可建设30万吨级大型泊位的天然港址。曹妃甸港深水码头水深条件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整个港区的命脉,围绕着深槽是否存在淤积,什么条件下淤积,淤积的速度等问题,建港初期作了大量的科学论证,并按三个港池区域分别作了水沙模拟、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等试验,为曹妃甸港区总体规划和建设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施工建设以来,分别由各施工单位对其施工区域进行了冲淤观测,下一步还准备委托相关科研单位进行港区潮流、水深监测及地形冲淤分析研究,充分体现了对深曹淤积问题的重视。

但由于曹妃甸港是特殊海洋地理环境形成的深水港,在采取上述措施处理之后,仍存在如下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关注:

问题之一:我国由东北沿渤海湾至长江口多为粉砂质海岸,由于泥沙,细砂质在海洋动力作用下运动非常活跃复杂,属于易淤积海岸,在很长的一段时期被视做建港禁区。曹妃甸港区在原来特殊的海洋地理环境下深水区域未受到淤积危害。由于吹填造陆结果,使工程水域的边界条件、水动力及泥沙环境均发生了改变,这就需要对在建和已建成的码头工程及其附近水域潮流,水下地形变化情况,各水域海床地形冲淤变化及影响因素有一个新的认识和全面的掌握。

问题之二:先行委托施工单位分区观测是必要的,但是受到划区的限制,施工单位专业限制,其所获的数据和结果很难达到整体的、全面的、系统的掌握淤积规律性的要求。

问题之三:委托科研单位进行冲淤的科学分析研究,对当前现状的认识会起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科研单位均按项目和课题来操作,带有很强的阶段性特点,而各种环境规律性变化和突发性变化及其影响后果往往有深刻的内在联系。这就需获取长期的、稳定的、连续的数据作为科学研究依据。

鉴于上述问题及河北省人民政府下发的《关于唐山港总体规划的批复》所提出的“规划实施中,应针对曹妃甸的自然环境特点,持续开展系统的观测和研究工作,不断加深对区域自然环境的认识,各项工程建设应开展相关的专题研究工作,避免产生对现有滩曹自然平衡的不利影响,保持海洋动力环境不发生大的变化”的要求,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曹妃甸港区深槽淤积专项观测站已是当务之急

能否确保深水深用的开发原则,是港区的生命所在。港区的施工建设已三年有余,由于人工作用,已使原大自然所创造的深水环境发生了大改变,长期观测这些变化对原深水区域淤积所造成的影响,已刻不容缓。观测站是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单位,必将克服上述在地域上和时域上不连续的缺陷。其监测所获得的数据,不仅可指导现实工作,所积累的历史资料是掌握淤积规律和开展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反之,一旦历史资料的缺失所早造成的损失将无法弥补。

二、以专项淤积观测站为起点,积极筹备综合观测站建设

海港淤积的成因既有冲击物存在和运移泥沙动力存在的普遍规律,还有影响这些规律的众多外在因素的综合作用,研究淤积本身就需要多种学科完备的资料。此外,海港建筑物是在极为恶劣环境下工作,海港全面使用后也需要观测研究建筑物在海水物理和化学的侵蚀作用下、灭害作用下所发生的结构性和强度的变化;以及对海洋气候、海洋环境、海港生物所产生的影响等。

目前,世界各地如欧洲,美国东西两岸,苏联里海,日本沿海及我国沿海港区均建有专项或综合性能的观测台站。我们应立足长远,从深水淤积专项观测为起点,根据港区的发展需要和可能,逐步开展其它相关领域的专项观测,最终应建成为具有高科技水平综合性能的港区观测台站。

三、继续完善相关实验研究,确保防淤工作万无一失

虽然港区规划初期已分码头区域的进行淤积相关实验研究,但由于建设至今港区已初步形成整体规模,对原实验结果应以整个港区模型试验为准加以完善和修正。另外,大区域的吹填造陆使港区海岸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海浪、潮流通道,已由现行的人工泄洪渠代替,泄洪渠本身是否发生淤积,发生淤积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均需要通过试验研究加以论证

在观测的基础上,条件成熟时开展对整个港区相关模拟实验,以准确的掌握现在港区的淤积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四、积极筹建完整的科学研究体系

我国对港口建设的研究,正在起步阶段,也取得了许多成果。这一科研体系涉及面非常广泛,除港口淤积之外,还有材料防腐;海洋地质灾害;海洋环境与生物领域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均把海洋开发,海洋经济,海洋产业作为发展的战略目标。日、英、法、德相继制定了海洋科研发展计划,提出了优先发展海洋高技术的战略决策。1985年美国制定了《全球海洋发展战略与规划》。我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管辖海域的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我市同时占有两大港口,这是一个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通过建立观测台站为起点,创造条件组建科研队伍,健全科研体系,全面开展海洋各领域研究,使之成为我市高科技支柱产业。

五、以人为本,加速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引进

唐山港的建设和发展,将急需大批的相关专业人才。我市各高等院校的专业均是依据以前唐山工业结构体系来考虑专业设置的。唐山港的建设必将带来我市工业结构发生根本性的调整和变革。目前所培养的人才已经不适应港区的建设需要,对港区今后的发展和开展相关研究更无从谈起。因此,一方面靠引进相关人才以解燃眉之急,从根本上必须加快高等院校专业步伐,凡是港口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相关专业,均应在院校专业设置中有所体现。高校应以此为契机,抓住发展机遇,创造条件,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主办单位:唐山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www.tsasst.org.cn   2025  版权所有
地址(ADD):www.tsasst.org.cn    联系电话(TEL):0315-2857368   传真(FAX):0315-2857368
E-MAIL:tsslkx@126.com   备案号:冀ICP备2020029970号   公安备案号:13020302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