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建言献策 - 建言献策
关于在我市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需重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01.18    新闻来源:唐山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浏览次数:

 

唐山市老科协   杜仲勋 

                部分老同志   张铁锋 李建国 池作清 薄天惠

在大力推进“大城市”、“大县城”、“大集镇”建设过程中,城市建设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扩展,同时也使一些村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如何使唐山的历史文化脉络得以保护和利用,并把这一文化资源变为打造“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变为一种巨大的财富,变为爱唐山之源,凝聚乡情之力,游子思乡之根,最终达到建设美好唐山之目的。是我们在建设过程中应统筹协调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史为鉴:明代几次大移民据今已700多年,今天人们仍到山西大槐树寻根问祖回忆和参拜;改革开放初期,多少台湾老兵在阔别家乡30多年之后,重回故乡,把家乡的一段残桓断壁,一棵古树,一口古井,当作见证,其思乡之情令人感动。今天在大批村落被拆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留下历史的记忆。否则我们这一代人,将有愧于历史,有愧于子孙。

多年来,在唐山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方面,我们已经作了很多工作,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料,编纂了地方志、地名志,乃至在博物馆中展现了大量的历史文物。但是,在市井文化中,每一个村落、每一个集镇形成和发展都留下了自身的文化,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一代代传承下来,使唐山人感到自豪和骄傲。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 把村落名称用不同形式留下来

村落名称是唐山之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有人类在唐山这片土地上繁衍以来最好的见证。人类在定居以后,都为自己的定居点起了名字,都留下了自身的文化,这里只简单例举说明:

1、迁安滦河南岸的爪村,发现上千件人类使用过的石器、骨器,还有多种哺乳动物的化石,被考古学界定名为“爪村文化遗址”,为旧石器时代更新晚期,距今约有45000年。

2、玉田县孟家泉发现的人类遗骨,被定为“孟家泉人”、“智人”,距今已有1.7万年。

3、唐山原飞机场北门的小官庄(此村已被拆除),曾出土了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铜耳环等文物,是唐山人的先民开始了盖房筑屋,用火烧食,从事农耕,也开始了饲养家畜等农耕活动的物证。

此外,在唐山已发现的新石器时期的遗址有20多处。有代表性的有:迁西的西寨村—属红山文化范畴,距今有6000多年。迁安的安新庄—红山文化晚期遗址;唐山市内的大城山出土的石器,陶器,为龙山文化范畴。

4、玉田县的来历:玉田县郭家屯乡麻山寺村北有一小山—麻山,山顶有一巨碑,正面刻有“古人种玉处”,取自古人杨伯雍无终山种玉的故事,在唐武则天通天元年(696年)把原来的无终县更名为玉田县。

5、乐亭县:北魏时置乐安亭,属海阳县,乐亭之名始于此。

6、丰润县:北齐时,在此设永济务,取“粮草丰盛,永济不断” 之意,明洪武元年(1368年)取“润泽丰美”之意。

7、曾经做过县城的城镇还有:马城(位于滦南县)、石城(今开平)、汉儿庄(位于迁西城西北26公里)、滦阳(位于迁西城北25公里处)。

8、唐山的名镇:开平、稻地、倴城、榛子镇、左家坞、建昌营、鸦洪桥、胥各庄······ 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

二、为历史留下村庄、街、路标迹或有代表意义的建筑物

每一个村、街、路都有着自身的历史文化,经历了几千年、几百年、少则几十年,记载了人类的活动,在拆除之后,应在原址给它们树立标志,留下遗迹。如:

1、丰润县的高丽铺村:清光绪十五年编修的县志中记有:清以前,高丽国贡使每年去北京朝贡,经丰润县城西十余里,设有接待驿站,名为高丽铺。

2、唐山的广东街:因开平矿务局总办唐廷枢是广东香山人,开平煤矿开办初期,由广东招来很多技师,工匠到唐山,广东人以乡谊关系,盖房筑屋成街。广东是中国近代开化较早的地区,广东香山人的到来,给唐山带来了新思想、新文化、新观念。

3、唐山从镇(乔屯镇)到设市建制所走过的历程,虽然只有100余年,但是由最初的几个村变为镇,由十几个村又变为市,这些村的名称,有的早已消失了,最后剩下的一些村名,也很快就要消失了,我们应为后人留下记忆。

在唐山大地震的复建过程中,一些村消失了,但最后留下了一些相似的小区名。如: 山西南里、山西北里(原为山西刘庄)、华岩东里、华岩南里(原为华岩新庄)、部西里(原为部家庄)等等,但现在仍有不少人,不知这些小区名字的来历。

凡此种种,举不胜举。每人都有思乡之情,如后人不知故乡在何处,使乡情被淡忘,又谈何爱家乡。今年1月4日唐山晚报刊登一位65岁的老人想找标有“华岩新庄”的地图,可见其思乡之情。

三、 留下历史故事

在唐山有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传说,在迁安坨上村南曾建有“夷齐庙”;有老马识途、寻蚁求水的故事,传说在滦县河庄乡迷谷村发生此事;有皇姑庵的传说;有女娲补天说,不少村名也都有它的来历和故事。此外,我们还有老呔闯关东的奋斗史,也必然涉及到具体的人和村的历史;有沙石峪精神。总之,故事的发生和发展都会有地点,因此也应为这些故事留下它的发源地。

四、 为地质资源树立标志

地质学家发现;迁西县太平寨的南太平山,有一座海拔175米的小山,是太古时代紫苏斜长麻粒岩构成,同位素测定有36.7亿年,堪称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遵化北部山区一条长10公里的蛇绿岩带,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大洋地壳残片,时间可上溯到25亿年前;开平马家沟的石灰岩,自下而上含四个化石带,是写进中外地质教科书的典型中奥纪的标志性地质构造。

五、 组织唐山历史文化宣讲团和开辟电视节目

漫长的大自然演变过程,漫长的人类文明史,多少悲壮的历史情景,梦幻般的远逝。但她却以不同的方式顽强地留了下来,她以特有的民族文化风格为后人讲述着。我们常说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和深厚历史文化资源大国,但我们只有把这些资源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并通过一定的手段传承下来,传播出去,才可得到体现,发挥出文化魅力。开滦矿山博物馆正是最好的例证。

为此,我们建议在我市应组织一支独具特色的唐山历史文化宣讲团,由退休的教师、干部和农村中喜欢讲乡土故事的人组成,成为唐山一支独特的爱唐山宣讲队伍,并在唐山电视台、各县(市)区电视台播讲,把唐山的人文资源、历史资源转化为热爱唐山、凝聚唐山、建设唐山的巨大力量。使唐山文化代代相传。

在宣讲的基础上,还可以利用“冀东三枝花”的艺术形式,进行再创作,为打造文化名城,为建设幸福唐山,为给唐山人带来骄傲和自豪,为愉悦百姓生活服务。

 
 
 
主办单位:唐山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www.tsasst.org.cn   2025  版权所有
地址(ADD):www.tsasst.org.cn    联系电话(TEL):0315-2857368   传真(FAX):0315-2857368
E-MAIL:tsslkx@126.com   备案号:冀ICP备2020029970号   公安备案号:13020302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