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建言献策 - 建言献策
关于中小学生上网问卷调查的情况
发布时间:2021.01.18    新闻来源:唐山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浏览次数:


路北区老科协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逐步延伸,大中城市已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上网已经成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中小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目前,在网络的社会管理不规范,学校网络课程内容还欠完善的情况下,对自控力、善恶辩别力较差的中小学生来说,“上网”造成了一部分人心灵扭曲,道德行为失范、价值观错位,给学校的德育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学生家长对此忧心忡忡。为了弄清学生“上网”利与弊的具体情况,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对一所中学、两所小学3300名学生进行调查。我们想通过这次的调查和研究来了解目前中小学生上网的情况,以客观、公开的态度审视当前中小学生上网的利与弊,并研究如何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上网。

        一、中学生的调查情况(2753人)

        我们对五十四中学的2753个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作废53张,经过对2700张问卷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以下数据:

     (一)通常在家上网的占80%,手机上网占10%;网吧上网的占10%。

     (二)每周上网的次数:一次的占44%,三次左右的占46%。

     (三)每周上网的时间:两小时以内占60%,两到四小时36%,四到六小时4%。

     (四)上网的目的:聊天交友占22%,玩游戏占58%,查资料或学习占20%。

     (五)上网玩游戏的程度:比较迷恋占8%,偶尔玩占74%,几乎不玩占18%。

     (六)对上网时间的控制:没有时间观念,想上多久就上多久占6%,自我控制,学习第一上网第二占38%,偶尔会控制一下占38%,家长控制占18%。

     (七)上网吧或手机上网:一个月花费:10元以下占78%,10—20元占22%。

     (八)是否浏览过与性有关的网站:经常浏览占4%,只是偶尔占4%,没有浏览过占92%。

     (九)上网对学习是否有帮助:很有帮助占22%,有些帮助占70%,有些妨碍学习占4%,很妨碍学习占4%。

     (十)对网络的情感处于哪种状态:不喜欢占2%,喜欢但有节制占96%,非常迷恋且无节制占2%。

     (十一)是否因上网有过逃课的经历:经常因上网而逃课占2%,偶尔因上网而逃课占8%,从不逃课去上网占90%。

     (十二)家长对于上网的态度如何:坚决反对占8%,必须在监督下进行占20%,要求正确使用,避免不健康的东西占72%。

     (十三)认为青少年的某些犯罪是否与网络有关:同意占50%,有些同意占42%,不同意占8%。

     (十四)家长对学生上网的看法:家长非常支

       持的占14%,支持的占34%,比较支持的占41%,反对的家长占11%,从不过问的家长没有。

     (十五)学生对上网的看法:认为好的占25%,不好的占12%,上网选择视具体情况而定的占38%。

       二、小学生的调查情况(547人)

       我们对西窑一小学、机场路小学547个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作废36张,经过对511张问卷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以下数据:

    (一)家里电脑能上网吗?能上的占56%,不能上占35%,没有电脑的占9%。

    (二)是否经常上网?经常上占58%,偶尔上占32% 、从没上过占10%。

    (三)一般在哪里上网?在家里上的占42%,在网吧上的占28% ,到同学或朋友家占18%,手机上网的占12%。

    (四)上网都干些什么?查找学习资料占45% ,玩游戏 占28 %,聊天交友占12 % ,其他占15%。

    (五)平均每个星期上网的时间大概有多长?两小时以内占35 %,两到四小时占50 %。  

    (六)对上网时间的控制:自我控制,学习第一上网第二占 68%,偶尔控制一下占12%,家长控制占20%。

    (七)在网吧上网或手机上网的同学,上网费的来源:平时积攒的零花钱和压岁钱占60%、和家长要40%。  

    (八)上网对学习是否有帮助?很有帮助占36 % B、有些帮助占40% ,有些妨碍学习占24%。

    (九)学生对网络的喜欢程度:喜欢上网占43%,比较喜欢上网的人数占52%,不喜欢的人数占5%,

    (十)家长对你上网持什么态度?禁止上网占2%,B学习需要时可以上网占55%,课余或假期可以适量上网43%。  

    (十一)网络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开阔视野,拓展了知识面占60%、认识很多朋友,通过与网友的交流,减轻学习或其他方面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占30 % C、获取网络上丰富的教育资源,学习成绩得到提高10%。

      三、学生迷恋网络的原因

      互联网丰富多彩的信息,不但吸引着思想单纯,涉世不深的中小学生,就是成年人,乃至专家学者也与网络不可分离,问题是在于抱着什么目的去上网。

      学生迷恋网络,大多是无计划无目的,若说是有,那就是宣泄、消遣,寻求刺激,而若不进取去上网的次数不多,在调查中发现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一)游戏够刺激。青少年的共性是好奇,网上电脑游戏内容项目浩如烟海,情节惊险刺激,日玩日新,层出不穷,是在现实生活中完全无法得到的超级视听享受,学生一旦沉迷就不能自拔,有的学生宁愿把早餐、午餐钱拿去打机,而饿着肚子上课,有的还堕入了刑事犯罪的深渊……

      (二)网友能解闷。网络是个虚拟社会,在网上寻友者,大多是精神空虚者。况且,目前独生女子多,平时很少与同龄人交流,他们渴求友谊就只好从网上得到满足。在网上互不见面,假姓名、假年龄、假照片,随心所欲地宣泄和交流心事,从而感到洒脱和开心。

      (三)家长忽视。在工作和生活快节奏的社会,许多家长只简单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成绩,其他事无暇顾及。有的家庭虽有老人,但代沟不可填补,给小孩的生活有了“任意自由”的空间。

      (四)社会监管不力。政府的职能部门对“网吧”的管理还欠勤、严、细,造成中小学生随时可以进入网吧,随意点击网址。

      (五)学校网络未能跟上学生的需求。

        四、青少年上网的利与弊

        无计划无目的上网是弊多利少,有计划有目的上网的学生其收获颇丰。

       上网利好:

      (一)开阔了视野。互联网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世界、信息量大,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中小学生可以随时在网上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世界,认真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极大地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 二)促进了中小学生个性化发展。互联网就提供了这个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的环境,上网可以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对于一些学生书本知识精力有余而欲猎取更广泛地人文科学知识的学生来说,就可以快捷及时地从网上获取满足,为其创造性的思维不断地输送养料,况且,一些电脑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中小学生的逻辑思维。

上网弊端:

     (一)网络信息的丰富性易对中小学生造成“信息污染”。

网络是个信息库,同时也是个信息垃圾场。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情、赌博、暴力的负面信息屡见不鲜。因为网站是可以绝对自由接受和传播信息的地方,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都处于发育期,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都比较弱的青少年来说,难以抵挡它的负面信息屡见不鲜。因为网站是可以绝对自由接受和传播信息的地方,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都处于发育期,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都比较弱的青少年来说,难以抵挡它的负面影响。

     (二)网络的诱惑性造成学生“网络上瘾”、“网络孤独”等症状。

       网络到处都是新鲜的事物,而且是“与日俱增”。对于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中小学生有着无限的吸引力,使一些人最终导致极度迷恋,特别是男学生,成为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多发群体。患者因为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脱离时代,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从而表现为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

       五、如何趋利避害引导中小学生健康上网

      有人说:“信息垃圾之害不亚于海洛因”。有人直言:“网上信息垃圾就是网上海络因”。在此姑且不论其评价的准确程度如何,“其害人不浅”是众口一词。为了趋利避害,我们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加强事前防范教育,使青少年学会网上自我保护。学校和家长都可以利用各种媒体披露的“网上瘾君子”堕落的悲哀事例去教育青少年学生,使他们明白:“网络信息有的是有价值的,但有的是有害的,当被那些虚伪的、有害的信息误导,甚至被诱惑上网成瘾,带来严重后果时,是不会有人对你负责的。上网一定要有安全意识,心理要设防,要有避忌地学会自我保护。

    (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养成上网良好习惯。鉴于当前学生上网的无序局面,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1、学校德育必须注入网络教育的新内容。为此,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学校领导层,要加强对网络伦理、网络道德的研究,要适时地向学生进行“网络规范和网络责任”为核心的网络道德教育,并把其纳入信息网络课程。

      2、学校和家长加强沟通,取得共识,经常教诫学生,不要沉迷网上聊天,游戏等虚拟世界;不浏览制作,传播不健康的信息,不使用侮辱,谩骂语言聊天;不轻易与不相识的网友约会;尽量看一些与自己日常生活学习有益的东西,并且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制力。

      3、上网有计划有目的,做到五拒绝。学生上网之前,家长和学校要指导学生制订出上网计划,要制订出合理的科学的上网时间,要有明确上网目的,按照计划一件一件地去做。并特别提醒在感性和理性认识相结合中学会五个拒绝:一是拒绝不健康心理的形成;二是拒绝网络侵害;三是拒绝不良癖好和不良行为;四是拒绝黄、赌、暴的毒害,绝对不点击这些网站。五是拒绝进入未成年人不应该进入的网吧。家长和老师还要经常检查和督促,切忌对学生上网行为失察。从而培养起他们自觉遵守互联网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害。这样,既能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又能借助网络帮

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得到健康成长。

    (三)学校建立“绿色网站”,占领网络前沿。目前,形形色色的网站很多,但健康的具有教育功能的网站缺少点击率。因此,各级学校需要加强网络工作队伍的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既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了解熟悉青少年学生心理特点,思想情况,又了解网络文化特点,能比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的队伍,建设起能吸引学生“眼球”的绿色网站。同时,学校还可以试行举办科技节为契机,引导和激励学生制作网页,开展班级的,个人的比赛,根据本班、本人的学习实际,设计出班级的目标,学习园地、知识窗等。在校园网上进行生动活泼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及主旋律教育。运用主旋律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深入浅出的内容吸引和凝聚学生,引导学生对网络资源的科学运用,达到智育与网络科技,德育与网络科技,学习生活与网络科技的良性结合。让学生在绿色的信息交速路上茁壮成长。



 
 
 
主办单位:唐山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www.tsasst.org.cn   2025  版权所有
地址(ADD):www.tsasst.org.cn    联系电话(TEL):0315-2857368   传真(FAX):0315-2857368
E-MAIL:tsslkx@126.com   备案号:冀ICP备2020029970号   公安备案号:13020302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