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老科协医药分会
医药物流,是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我市现代医药物流发展,不仅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建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药的重要举措,更是我市十二——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根据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总体要求和唐山弯“四点一带”总体规划,精心组织,认真谋划,使现代医药物流成为医药生药、物流中心和终端销售网络的纽带并借此形成医药产、供、销企业联盟,把我市医药产业做大做强。
一、加快现代医药物流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现代医药物流是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对医药(主要指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采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诸环节进行有效集成和整合,实现医药流通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二)发展现代医药物流,是深化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促进药品经营企业规模化、规范化和进一步规范药品流通秩序的重要措施。对促进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益,将起到积积作用,也有助于提高医品监管水平。
(三)发展现代医药物流(包括连锁经营)可使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药品流通纳入网络配送系统,保障城乡基层群众用药特别是使农村药品流通由分散化变为流通渠道集中、透明、规范,保证供应到农村的药品安全、有效、及时。
(四)有利于降低医药流通成本,腾出药品降价空间。
现代医药物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物流设备、信息技术和购、销、存、储、配管理系统,有效整合医药产业链中的上下游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流通环节,实现面向最终消费者的质优价廉的高效服务。
(五)有利于规范医药市场秩序。
现代医药物流运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与网络技术进行医药网上采购,实现信息传递和交易过程的“人机对话”,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机构与医药企业之间“人与人”的联系,增强医药采购过程的透明度和公开度,较好地解决采购中的不正之风。
(六)有利于挖掘流通过程中的“第三利润源”。
现代医药物流通过信息共享、集中采购、物料管理、统一配送等方式,如医药物流企业能及时了解药品配送状况,随时查看所经营品种的库存和销售动态,及时了解市场情况,及时调整库存品种,通过信息系统自动向供应商实施补货计划。这种高效、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大大提高了流通企业的经济效益。
(七)发展现代医药物流能带动医药产业大幅度快速发展,对我市十二——五期间经济总量的提升,有重要意义。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公众对药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用药结构也逐渐多样化,予计2010年我国医药市场容量可达600亿美元,2015年将达1000亿美元,医药物流市场潜力巨大。
二、我市医药流通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
预计我市2010年医药市场总量将接近五十亿人民币,其中国有医药流通企业一亿元左右,民营医药流通企业约六亿元,合计约七亿元左右,占14%,剩余86%的市场由外地企业占领。这正是我市医药流通秩序不规范,国有批发企业经营困难,少数民营批发企业虽有一定规模,但仍属于传统经营摸式,效率和效益都有限,零售企业分散经营,连锁药店规模较小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其根本原因是一九九八年后,市医药局和市药业集团先后撤销,管理体制多次变更所致。
由于国有医药批发企业(主要是市医药站、市药材站和市医药药材公司)经营日渐困难,仅职工养老保险一项就已经欠缴近四千万元,职工下岗待业,生活困难,这不仅给社会造成不稳定,更使我市年流失税收四亿五千万之多。
同时,过去由国有医药批发企业负责的药品储备职能,现在无人负责。原市医药站和市药材站的近二万平方米的药品储备库,早已出租给个体户。我市是一座七百万人口的较大城市,如不加快现代医药物流发展,建立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和药品安全予警、应急处置机制,一旦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和疫情流行,后果严重。
三、建立唐山现代医药物流体系及其主要工作
(一)我市现代医药物流发展目标
改变传统的批发模式,建立以计算机系统支持的对供应链各环节做出快速反应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即以物流中心为平台,与上游企业(生产商及其他供应商)和下游企业(零售药店和医院)建立一种面向市场的供应系统,形成以物流为纽带的产销联盟网络。逐步发展成以我市医药物流为中心,幅射秦、唐、沧和毗邻京、津周边地区的较大型现代医药物流网络。
(二)主要工作
1、积极推进市中心区和县、市、区传统医药流通企业转型。中小企业经营效率低下,在高效率的医药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冲击下,传统医药批发企业的转型在所难免,政府应通过产业政策导向,积极推动医药批发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对原有采购、储运、配送体系实施流程再造,为向现代医药物流转型打好基础。
2、针对我市医药流通企业底子薄,基础差,观念落后,员工素质不高,特别是缺乏物流方面的人才,应当积极鼓励、引进国内或国外大型先进医药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合作、托管等方式,分阶段逐步整合已做好转型准备的市中心区、各县、市、区医药流通企业。组成大型医药商业集团。
3、发挥集团优势,对整合后纳入集团管理的市中区、县、市、区医药流通企业的医药物流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新建,形成市中心区和县、市、区两级医药物流中心。
4、集团公司以物流中心为平台,以第三方物流的角色为上游客户(生产商和供应商)和下游客户(零售商和医院)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实现三方共赢,逐步实现由传统的批发模式向供应链管理模式的转变。
5、随着两级物流中心配送能力的增强,逐步延伸供应链,辐射秦、沧及毗邻京、津周边地区,形成较大区域的配送供应网络。
6、政府要支持医药流通企业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医药物流供应链各环节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以便对市场作出快速反应,达到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高价值的医药产品。
7、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也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使药品监管信息与药品企业的信息有极结合起来,实现现代药品物流监管。
四、确保建立医药物流体系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的主要措施
(一)成立唐山市医药物流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
由市领导、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和业内人士组成。
(二)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发展现代医药物流,是深化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促进医药流通企业规模化、规范化和规范药品流通秩序的重要举措,对促进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结构调整,提高医药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将会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在全市医药行业、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统一认识。主要是克服三个障碍:
一是克服行政区划、体制、部门和所有制障碍,使医药物流在更大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高效运行。
二是克服技术障碍,目前,尽管许多医药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和医院药房都配备了计算机,但由于相互之间没有形成网络,所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因此必须在医药产、供、销、用之间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数据能快速、准确地传递,大大提高库存管理、装卸搬运、采购、订货、配送、和订单处理等环节的效率。同时还必须统一药品编码和药品包装标准,提高信息处理效率。
三是克服观念障碍,不少企业对物流内涵缺少正确认识,以为物流就是“运输、仓储”,对于如何加强物流管理、网络化物流服务,缺乏足够的认识。
(三)市政府要制订相关扶持政策
1、制订外引内联国内外先进大型医药物流企业的相关政策,对我市传统医药流通企业,通过重组、兼并、合作、托管等方式,进行改制整合。
2、制订税收优惠政策。
3、加强各部门间政策协调,形成政策合力。政府各部门(医监、卫生、发改委、国资委、工商、工信局、税务等)间的政策应相互衔接,避免相互冲突。
4、制订资金支持政策,把医药物流中心改造做为一个大项目,纳入国家计划,争取国债贴息。
5、制订对招聘、引进的现代医药物流专业人才的优惠政策。
(四)编制我市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进行科学论证,争取把我市医药物流中心改造项目,纳入国家医药物流中心建设总体规划,以便争取国债贴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