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老科协工业专家服务团
众所周知,唐山钢铁工业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了令人惊喜的快速发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技术进步。钢铁工业是我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全市经济居于主导地位,在全国钢铁行业中也占有重要位置。唐山人为唐山创造的钢铁辉煌而自豪。
时至今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前景未卜,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放稳。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唐山经济也正在加速深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在这城市经济转型期,怎样看待钢铁工业在今后唐山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进行钢铁产业的结构调整,应该有一个明确自觉的认识。这对唐山钢铁工业持续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不可忽视。而唐山钢铁工业的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直接关系到甚至左右着唐山整体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关系重大,不容闪失。
为此,谈几点肤浅的思考。
一、唐山钢铁工业厚积薄发,优势彰显,乘势而为,持续又好又快发展势在必然,在唐山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
(一)唐山钢铁工业已经具备了更好更快发展所需资源和市场的新优势
随着司家营铁矿的开发建设和曹妃甸大港的投入运营,使唐山钢铁工业得以更大发展具备得了占有国际国内两个矿产资源,拓展国际国内两个销售市场的巨大优势。
相对我国钢铁工业对铁矿资源的需求看,中国是一个贫铁的国家,尤其缺少储量大、品质优、条件好的大型铁矿。而唐山恰恰具有中国少有的大型铁矿资源,现已探明唐山地区的铁矿储量达53.5亿吨,且矿量储藏集中,开采条件较好,这就为唐山钢铁工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国内矿产资源基础。
由于国内铁矿资源不能满足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需要,中国铁矿粉60%以上依赖进口。唐山钢铁工业所需的铁矿粉更高达80%来自进口。而这样大量的铁矿石从巴西、澳大利亚、印度等地进口必须要用数十万吨级的大吨位海运才能满足大型钢铁企业对矿石运输数量大、效率高、成本低的要求,而能满足数十吨级大型矿石货船进出停泊的深水大港又成了国外矿石资源进口的制约条件,从而制约着钢铁工业的区域布局和大型钢铁企业的发展。而唐山得天独厚具备背靠腹地,前有深槽的曹妃甸深水大港,为打造“钢铁航母”企业创造了极佳的矿石进口的海运条件。
曹妃甸大港的建成运营不仅为进口铁矿石提供了必备的条件,而且为体重量大的钢材产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提供了大吨位、高效率、低成本海运物流的竞争优势。
由此可见,唐山市委、市政府经过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与奋斗,随着司家营铁矿大规模开发建设,曹妃甸大港的投入运营为唐山钢铁工业更好更快发展占有国际国内两个矿产资源,两个销售市场取得了大型钢铁企业竞争和发展的巨大优势。
(二)唐山钢铁工业已经站在了更好更快发展的新起点
唐山钢铁工业经过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和近些年来不断加大力度的结构调整,唐山钢铁工业已经为今后更好更快发展登上了新起点。
1、技术装备的新起点。近年来,我市在淘汰落后技术装备上做了大量艰巨的工作。2006年至2011年全市累计淘汰技术落后的高炉120座、转炉82座、电炉20座,将全部淘汰400立方米以下高炉和30吨以下转炉,淘汰炼铁能力2357万吨,产钢能力2369万吨,这就为更新先进装备创造了空间。随着落后装备的不断淘汰,大型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争相投入使用。全市1000立方米以上高炉,100吨以上转炉占全市比重超过60%,连铸连轧、高炉富氧喷煤、高炉余压发电、蓄热式加热炉、转炉、溅渣护炉等先进适用技术已普遍得到了推广应用。装备的大型化、节能化、环保化的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2、产品结构的新起点。近年来唐山钢铁工业面对市场的需求,不断引进、开发市场短缺的,附加值较高的新产品,,品种种类不断增加,品种结构全面优化。高强度管线钢、热连轧系列H型钢,高强度机械用钢等一批高端产品均已投产,热轧薄宽带钢、中厚板、型钢和焊管已经成为优势产品,去年我市精品钢比重已达63%,比2010年提高3个百分点,比2005年提高25个百分点,唐山钢铁的品牌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产业整合的新起点。近年来,在国家对钢铁行业产业政策的导向和推动下,在国际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的压力下,我市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开展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快进展。唐钢与省内其它钢铁企业整合重组,组建了河北钢铁集团,唐钢与首钢联合组建了首钢京唐钢铁公司,以津西钢铁股份公司为核心联合十余家控股子公司挂牌成立了津西钢铁集团,尚有龙港和津西的整合,渤海钢铁集团的重组,滦南兴钢、古冶不锈钢、滦县东海等企业的整合重组也在推进之中,我市有3家钢铁企业进入2010中国企业500强,钢铁前五强企业集中度由2005年47%提升至2011年的68%。
4、产业体系整体实力的新起点。改革开放后,唐山钢铁工业得到迅猛飞速的发展,据统计,2011年我市产铁7455万吨、产钢7906万吨,生产钢材8095万吨。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十分之一,是全国第一产钢大市。全市拥有钢铁联合企业13家(生产企业49家)、轧钢企业207家,拥有总资产3740亿元,已经形成集铁矿采选、钢铁冶炼、压延加工、炼焦制气、耐火制品、冶金机械、钢铁物流、电子商务、科研院校、建筑安装等门类齐全产业链衔接完整的钢铁产业体系,成为中国举足轻重的钢铁产业基地。
(三)唐山钢铁工业遇到了更好更快发展的新机遇
进入2012年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形势、新变化,中央强调重视发展实体经济。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到最近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胡锦涛总书记在世界20国首脑峰会上的重要讲话都非常明确地强调要注重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中央各部委从项目投资、银行信贷、财税政策和要素供给等多方面制定出台了支持发展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这就为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唐山是一个以实体经济为基础为主体的重工业城市,而且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在中央强调注重支持发展实体经济的大政方针下,无疑作为唐山实体经济的主导产业钢铁工业遇到了新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机遇。
由唐山钢铁工业持续又好又快发展所呈现的新优势,新起点,新机遇看来,唐山无论今后经济结构如何调整变化,钢铁产业仍会强势发展的后劲,在唐山经济中的支柱作用和主导地位不容置疑,不会改变,这是市场经济下生产要素最佳配置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在谋划唐山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在注重一些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兴起的同时,一定要高度重视,抓紧抓牢唐山钢铁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唐山钢铁工业做优做强,确保唐山钢铁工业持续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唐山钢铁行业结构调整做优做强的几点建议
(一)以产品优化升级,发展高效钢材,推行减量化用钢为重点,加快产品的结构调整
一是发展高效钢材,推行减量化用钢。从用钢行业需求趋势看,建筑业要求提高质量,减少用钢,降低工程成本,例如使用400Mpa以上中高档螺纹钢取代低挡钢筋能减少钢材消耗14%-20%,全年可节约钢材1200万-1600万吨,相当于一个大型钢铁厂的全年产量;制造业普遍要求使用“优质、高强、轻量化”钢材,据零部件行业试验统计,用国产钢材与进口钢材制造同型号轴承,使用寿命相差3倍,而机电产品往往坏了一个部件就报废一台设备,国产轿车使用钢材中高强钢比例仅占21%,比国际平均水平(40-50%)低一半,每辆轿车多耗钢材10%以上;船舶行业更是希望采用复合轻型板材,复合轻型管材,耐腐蚀钢板,超高强钢板和轻型化船舶用钢。
二是发展低合金高强度钢,发展优势特钢。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在品种结构上建议注重以下钢材品种:高强度高档板带材,高端型钢产品,优质高合金钢,高性能耐腐蚀耐压耐高温管材等关键钢材品种。
(二)以建立企业为主的技术研发创新体系为先导,全面提升钢铁企业的科技含量,综合提升我市钢铁工业的技术装备和企业管理水平
唐山要从钢铁大市转变为钢铁强市必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制,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
鉴于政府对科研资源的整合与协调机制尚不健全,国家和企业均未能建立起运转有效的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为此建议:以企业为主体融合大学、科研机构、政府、资本市场和中介机构在内的集各方优势和科研资源共建自主研发创新体系,对基础性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进行协同攻关,这可能是提高我市钢铁产业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
针对钢铁行业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我市钢铁工业技术现状,技术研发创新的重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大力推进洁净钢平台技术。将这一高效率低成本稳定生产的基础性、通用性、集成性技术系统建设推向深入。在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基础上着力研发创新:解析—优化的铁水预处理技术、高效—长寿的转炉冶炼技术、快速—协同的二次冶金技术、高效—恒速的全连铸技术这洁净钢平台中的四大支撑技术。
二是开发直接还原、熔融还原、近终型连铸等冶金前沿技术和连续化、紧凑化的钢铁生产新工艺。
三是研发推广信息技术在钢铁工业的应用,全面推广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和生产工艺控制智能化。
(三)以扶持提升中小企业发展为依托,延伸钢铁企业的产业链
我市以钢铁为原料的加工、制造、锻造、铸造等中小企业遍布全市,而且蕴藏着巨大的生产潜力,其产品延伸到了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为大企业配套加工的各领域,是钢铁材料的消耗大户,而且具有市场广阔并相对稳定的特点,是我市的独特和潜在的优势。同时也要看到这些中小企业(以民营为主)设备陈旧,技术相对滞后,发展资金短缺。在我市以上大项目为主的指导思想下,对中小企业发展尚未引起各级领导的足够重视。这些企业是我们打造、延伸钢铁产业链的基础,我们应认真调研,帮助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打造和延伸产业链,还可以使更多的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我市钢铁产业的发展成果,扩大就业,带动社会和谐。
(四)以建设低碳循环经济为宗旨,打造废旧钢铁回收基地
如何把我市打造成废旧钢铁、废旧设备回收、再利用、再冶炼的基地,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大课题。不可再生的矿业资源的减少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科技的快速发展,设备的快速更新是发展中的一大特点,这就意味着老设备在快速淘汰。旧设备、废钢铁的再回收、再利用、再冶炼有着广阔的前途和市场。这也是日本等少资源国家的发展经验。我们应着手开创此项工作,把收购的触角伸向国内外,在发展循环经济中作出新贡献。
(五)以企业联合重组为基础,加快产业的科学合理聚集
一是加大我市钢铁企业之间和与国内外知名大企业之间的联合重组力度。按以企业为主体,政府积极引导,市场化运作、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为原则,加大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工作力度。真正通过联合重组将我市钢铁企业整合成几个大型高效有竞争能力的现代企业集团。为产业科学合理聚集奠定基础。
二是培育发展钢铁深加工基地。以骨干钢铁企业大型加工、制造企业为龙头,以大带小,以大联小,以大聚小,在钢铁产业链延伸上引导扶持起一批创新型、成长型、科技型中小企业,凝聚成一批专业化配套深加工生产企业集群,形成若干钢铁深加工基地。
三是各县区根据各自优势,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形成各具特色的相关产品产业的聚集区。
四是积极主动打造曹妃甸开发区成为钢铁产业配置资源、组合生产要素的最佳聚集区,积极引导钢铁产业向沿海临港发展布局。
三、发挥政府职能,加强组织领导
(一)夯实钢铁企业优化升级,结构调整工作的落实
在已制定我市“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每个钢铁企业按市委市政府关于钢铁工业在“十二五”期间优化升级、调整结构的规划要求,具体制定本企业的实施计划安排。市政府建立重点项目定期检查调度制度,重点投资计划项目专报制度,项目推进协调会制度。真正将钢铁工业的结构调整,做优做强在企业落到实处。
(二)加大政策引导的力度
根据国家省市有关的政策对纳入钢铁工业调整结构优化升级的项目,在财税、土地、资金、差别电价、引进设备补贴、人才引进等方面真正体现政策支持和要素供给,发挥政策的支持和导向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