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建言献策 - 建言献策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传统产业资本战略转移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发布时间:2021.01.18    新闻来源:唐山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浏览次数:


唐山市老科协工业专家服务团

一、认清形势 ,传统产业资本战略转移势在必行

进入“十二五”发展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所确定的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及方针政策,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不断深化的进程中,使传统产业资本发生战略性转移已成为资本流动的必然趋势。

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全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传统产业资本出现全局性的、大规模的、战略性的转移一般在三种情况下发生。一是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造成市场无序恶性竞争使企业失去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二是传统产业污染严重造成生态环境极度恶化,使民生遭到生存威胁;三是资源枯竭,企业失去生产条件。当传统产业遭遇上述三种情况时,资本在传统产业中无法进入,不能立足,这时资本就会自然发生逃逸转移,这是资本的基本属性和运动规律。

需要说明的是:

一是并不是产能过剩就一定造成传统产业资本发生战略转移。而是在产能严重过剩且没有政府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拉动市场需求时才会发生。从一定意义讲,市场经济是过剩经济,计划经济是短缺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能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过剩,在行业内部形成良性有序竞争,这对产业的发展,技术进步,管理创新,成本降低,产品升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市场经济正常的市场生态。一般地讲像水泥、钢铁等产业,产量与产能的比值不低于75%就在合理正常的范围内。二是并不是行业排污、污染环境就一定造成传统产业资本发生战略性转移。在一个生态环境区域内污染物在环境容量饱和之前,政府和民生尚能容忍的条件下,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GDP优先时,传统产业资本不会发生战略性转移,只能促使行业和企业节能减排加大投入,减缓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速度。而只有到环境污染积累到生态环境极度恶化,百姓民生受到生存威胁,社会达到零容忍时,产业资本才会发生战略性转移。

进入“十二五”期间,在我国工业化进程到了现阶段,我国的几大传统产业诸如钢铁、煤炭、建材、造船、焦化、电解铝等都已形成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已非常明确地确定了不再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市场需求,而是将此挑战化为机遇,坚决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经济转型。

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极大提高,我国尤其东部地区的工业集聚区和城市集群区都已呈现环境严重污染,生态极度恶化,民生受到生存威胁,社会达到零容忍的程度。

处于这种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的大环境、大形势下,传统产业资本发生战略性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

二、提高认识,主动自觉地将推进我市传统产业资本战略转移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1、我市传统产业资本战略转移已春潮涌动

唐山是百年历史造就的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城市,唐山的传统产业曾经铸就了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上的地位和辉煌,总资产已达8400亿元之多。当下,我市几大支柱型产业几乎都在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之中。另外,京津冀环境污染已到了无法容忍,综合治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几个支柱性传统产业的产能都面临大幅度的消减甚至退出,这都使得我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任务异常艰巨。

面对这样的形势和压力,我市传统产业及相关企业的资本拥有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思考和判断,将资本转移已成为越来越现实自觉的选择,传统产业资本战略性转移的高潮即将到来。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116家企业转移资本达212亿元,主要涉及钢铁、建材、焦化、化工等七大行业。其中钢铁、建材、焦化占比重较大。这是我市传统产业资本战略性转移的开始和先兆。十八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全面深入的展开,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可以预见传统产业资本战略性转移的大潮即将到来。

2、传统产业资本战略转移对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可以预计我市传统产业资本转移的规模是相当可观的。如能尽快将这数量巨大的寻求转移的资本存量激活起来,将为我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注入活力,释放动力,将我市积累的经济实力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活力。

但同时必须认识到要使规模可观的产业资本能够迅速高效顺畅地流动起来,能够做到方向对、流转顺、对接实,达到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双盈,最终使我市实现再生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尚有很多的问题要解决,还有大量细致的工作要做。

三、几点建议

1、管控好传统产业资本战略转移的大方向

首先,要明确转移的大方向。要引导鼓励传统产业资本向新兴产业、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特色文化旅游业和集约化农业养殖业等产业转移;引导鼓励向产业链高端方向转移;引导鼓励向技术装备产品更新换代转移;引导鼓励走出国门向国际市场转移。

另外,要使传统产业资本能够向正确的大方向转移。一是要发挥行政审批的把关作用;二是制定金融、税收、资源供给、财政资金等方面的配套差异化政策,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三是及时总结宣传转型成功的典型经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四是必要时通过人大立法,发挥法律规范作用。

2、建设好产权交易市场体系

在传统产业资本战略性转移的过程中,将伴随大量的各类产权交易,尤其中小企业要将产业资本转移,首先要将原企业的存量资本盘活,获得转移到新产业所需的资金、土地等要素。只有各类产权交易便捷、快速、顺畅地完成,才会激活产业资本的流动。所以必须重视建立完善各类产权交易市场,以使大量的传统产业存量资本通过企业间的产权交易使资本变现流转起来。

3、搭建好项目对接平台

要使传统产业资本战略性转移落实到位,必须解决好产业项目对接问题。尤其中小企业资本从传统产业退出之后转移到新兴产业,有可供选择的项目是资本转移到位的关键问题。如果没有公信力强、知名度高的可供选择项目的平台,以及对项目评估咨询服务机构,转移出来的资本不能及时顺畅地在项目上对接,按资本要追逐利润的基本属性,规模相当可观的资本将会逃逸出实体经济,流入股市、房市、期货等非实体经济,达不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的目的。

为使项目成功对接,要建立政府和市场中介两个平台。政府建立项目清单、信息发布制度,定期组织项目对接洽谈引介会并做好相应的服务。支持鼓励民间中介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一对一的项目引介斡旋和对项目可行性评估咨询服务。两个平台相辅相成。

4、疏导好人才顺畅流动渠道

传统产业资本战略性转移必然使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发生结构性的重组。这就必然伴随着社会人才的大量流动。为使企业获得资本转移后的各类人才,就必须疏导好人才顺畅流动的渠道。

鉴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求职人员的诉求具有个性化多样性的特点,所以也要建立政府服务和市场中介两条渠道。政府发挥信息广、组织能力强的优势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需求信息,组织人才洽谈会、招聘会等服务活动。市场中介发挥人才推介个性化、人性化强的优势,展开多种需求各类人才的个性推介,一对一的撮合推介。两条渠道相得益彰。

 
 
 
主办单位:唐山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www.tsasst.org.cn   2025  版权所有
地址(ADD):www.tsasst.org.cn    联系电话(TEL):0315-2857368   传真(FAX):0315-2857368
E-MAIL:tsslkx@126.com   备案号:冀ICP备2020029970号   公安备案号:13020302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