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建言献策 - 建言献策
传统产业在“绿色崛起” 战略中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
发布时间:2021.01.18    新闻来源:唐山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浏览次数:

传统产业在“绿色崛起”战略中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转型升级启示录

唐山市老科协工业专家服务团


      河北省委、省政府遵照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出“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决策将对我省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发生历史性转变。这一影响和转变对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既带来了历史机遇和强大动力,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和紧迫压力。尤其是对资源能源消耗量大、产能严重过剩、环境治理任务艰巨的传统产业冲击更大。如何在“绿色崛起”这一重大战略转变中传统产业成功转型升级,这是省委、省政府和传统产业都需要面对和必须破解的重大现实课题。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唐车公司)转型升级的成功之路,令人瞩目,发人深省。对在“绿色崛起”战略转移中的传统产业,特别是对大型老企业具有可借鉴的启示意义。

     一、唐车公司转型升级的成功之路

     唐车公司前身是唐山机车车辆厂,始建于1881年,是具有133年历史的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发源地,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和第一台轨道客车。新中国成立后,唐车公司作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大型骨干企业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后期,中国轨道交通产业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逐渐显现出不相适应的矛盾,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表现比较突出:一是产品单一、陈旧、缺乏创新,致使轨道交通行驶速度慢、时间效率低、出行不便捷、旅途不舒适与社会经济运行要求高速高效、人民群众出行要求安全舒适、快速便捷不相适应。

     二是发展相对滞后的轨道交通运输遇到了快速发展的航空交通和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的强势挑战。面对强劲的对手争夺市场的竞争,不相适应。

     三是轨道交通运输仍处于国家高度垄断之下,仍在计划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下运营与我国正在不断深化改革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和运作要求不相适应。

     由于以上三方面的不相适应,矛盾日加凸显,致使轨道交通产业陷入困境。

     唐车公司也不例外。企业长期投入不足,企业综合实力下降,技术含量降低,质量不够稳定,尤其是失去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档车的计划订单,生产任务不足,企业也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困难境地,年产值一直徘徊于10亿元左右,技术及规模沦为行业二流企业水平。在这样的形势下,在企业危艰时刻,全厂上下展开了是“坐地等死”,还是“冒死突围”的大讨论。厂领导在积极领导和组织这场决定企业命运的大讨论的同时,对我国轨道交通产业所处的现状及国际发展的方向和国内消费市场的需求深入调研。经过科学分析,冷静思考,认为轨道交通是国民经济命脉支柱性产业,唐车公司是制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和第一台轨道客车的百年老厂,行业大厂,具有纯熟的制造经验和技术,具有各类专业配套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具有成熟、契合、健全、规范的管理体系。只有坚持主业转型升级,向国际上由市场培育期进入快速发展期,而中国正处于纷争论证阶段的潜力巨大的高速动车组的新兴市场方向突围,才是企业脱困振兴的根本出路。但也同时清醒认识到,就唐车公司当时的现状而言,向技术高端、产品换代的高速动车组的目标转型升级,理想与现实困难很大,成功与失败风险并存。经过全厂大讨论和对有利条件、不利条件的全面客观分析,厂领导毅然决策,宁可“突围冒死”,也不“坐地等死”;宁可经受浴火重生的磨炼企业转型升级,也不放弃主业,丢掉大船,改行转业,舢板逃生。全厂上下统一思想,下定决心,在厂党委厂部的领导下,全厂职工开始了在唐车公司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向着高速动车组这一世界最先进的高端技术、换代产品的新兴市场转型升级的伟大进军。

     首先,在中国轨道交通产业采用何种技术向什么方向发展,整个行业正处于几种不同观点、不同意见,进行激烈论证的背景下,企业正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唐车公司发扬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积极进取的精神,自筹资金,组织会战,超前进行时速160公里的准高速的研发和资源的整合配置,为高速动车组后来成为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超前作好技术准备和为争取列为国家重点项目夺得先机。

     同时,紧密追踪国家高速动车组技术装备引进规划布局的工作进展情况,积极主动“跑部进京”。经过执着不懈的努力,终于列入了国家引进高速动车组布局中的重点项目,于2005年11月在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德国时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就引进生产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组正式签约。为唐车公司重新确定市场定位和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项目落户唐车公司,唐车公司也开始了“破茧化蝶”、“涅槃成凤”式的转型升级的艰苦历程。经过几年的努力,企业主要从以下八个方面实现了脱胎换骨的深刻变革。一是重组管理机构保障体系;二是重建生产工艺和各项专业制造流程体系;三是组建高速动车组制造集成产业链体系;四是创建生产性服务产业体系;五是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六是建立自主研发创新体系;七是建立全员培训,人才培养体系;八是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体系 。

     由于八大体系的完整构建,从而保证了先进技术运用娴熟、生产流程稳定顺畅、设备运行安全高效、人员技能上岗达标、制造质量精湛一流、自主研发超越创新、企业管理有条不紊。转型升级后的唐车公司以崭新的面貌、领军式的企业傲立在中国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中。唐车公司生产的高速动车组创造了最高时速487.3公里的中国铁路最高试验运行速度,在广铁集团、上海铁路局、北京铁路局已占据半壁江山,同时自主研发生产出磁悬浮列车、地铁列车、城轨列车、铁路客车、各类公务车、特种车、、米轨车、不锈钢车等系列产品。产品先后出口到泰国、马来西亚、缅甸、朝鲜、巴基斯坦、孟加拉、加纳、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阿根廷等国家。年产值超百亿元。

     二、唐车公司转型升级的几点启示

     唐山公司转型升级的成功,对我省传统产业尤其是对传统产业中的大型老企业具有发人深省的启示意义。

     启示一:坚持主业“破茧化蝶”“涅槃成凤”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可行路径。

     传统产业中的大型老企业转型升级一般有两条路径。一是企业资本转移,脱离主业,从零开始,转向新兴产业;二是坚持主业,转型升级,“破茧化蝶”、“涅槃成凤”。唐车公司就是在第二条路径上走出了成功之路,既现实又可行。

     对于传统产业中的大型老企业放弃百年积累的主业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人员技术、组织管理经验,从零开始转向一个全新的陌生的新兴产业,谈何容易,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船掉头难”。况且传统产业并不是夕阳产业。其中很多行业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支柱性行业,坚持主业转型升级对于绝大多数大中型老企业比较现实。唐车公司成功即证明这条路径的现实可行。

     在这里应当强调的是企业转型升级是主业必须“破茧”、“涅槃”实现转型升级。有些企业为缓解眼前的经营困难,改善企业的效率与效益,维持职工的就业和收入,剥离部分资产和冗员,开辟一些非主业经营项目,可以理解,无可非议。但仅止步于此,主业不能象唐车公司那样开发面向新兴市场的换代产品,创新行业领先的高端技术,主业真正做到“破茧化蝶”、“涅槃成凤”,那么,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还谈不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升级。

     启示二:转向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传统产业的新兴市场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成败关键。

     如果传统产业的大型老企业转型升级走现实可行的第二条路径,那么转型升级成败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转向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传统产业的新兴市场。所谓新兴市场就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日益提高的人民生活需求的未来市场。按市场学中产品市场周期来讲就是处于开发培育期,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期的潜力巨大的蓬勃兴起的市场。

     唐车公司转型升级的成功虽然有诸多的因素,但是唐车公司经过认真深入的调研和全面科学的分析比较,找准了未来市场需求发展的方向,使企业市场定位、企业发展转向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要求的高速动车组及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的新兴市场是唐车公司转型升级成功的关键和前提。

     有些企业的转型升级未对传统产业本行业的新兴市场进行认真的调研和分析,盲目跟随在国际上已处于成熟期末期甚至已进入衰落期的传统市场进行定位,花巨资引进当时看来还属于先进的技术装备。但投产没过几年,市场很快进入衰落期,被快速成长的新兴市场,更新的技术和换代的产品所取代,企业又陷入了产品严重过剩,市场恶性竞争的困境。前些年这样的教训不乏其例。其根源在于企业转型升级的市场定位没有转向本行业的新兴市场。

     启示三:构建企业自主研发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是企业转型升级可持续提升的动力支撑。

     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生产出合格的换代产品并具有可持续提升的能力,一般要经过学习消化、改造消缺、自主创新三大阶段。以往的经验教训表明,企业往往着力于满足于学习消化、改造消缺两阶段。以期尽快达到打通工艺流程、设备正常运转,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达产达标,取得经济效益。往往忽视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形成自主研发技术创新体系和能力的建设,使引进的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的水平和档次滞留在当时引进时的技术年代。在当今世界技术更新,产品换代异常迅速的科技发展的大潮中,“侧畔快舟千帆过”,没经过几年又沦为落伍,使转型升级缺乏可持续提升的动力支撑。

     唐车公司在引进德国西门子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国际领先的技术装备后在消化吸收、改造消缺的同时,非常重视并着力构建企业自主研发体系,形成了较强的自主研发技术创新的能力。唐车公司不仅完全掌握了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的制造技术,在此基础上,2010年又通过自主创新完成了国产新一代时速380公里高速动车组的研制。2011年公司承担的国家“863课题”,最高试验速度400公里/小时高速综合监测列车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重点项目已通过国家验收。近年来唐车公司相继自主研发成功时速250公里城际动车组,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A、B两型铝合金地铁、B型不锈钢地铁、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等80多个品种高端产品系列,使唐车公司的转型升级不断地得到发展提升。

     启示四: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变和改革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保障。

     一个在传统产业经营管理了几十年甚至于上百年的大型老企业,突然进入一个新兴的市场,全流程更新工艺技术装备,生产系列的高端换代产品,必然引发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变和改革,这种转变和改革往往是脱胎换骨式全面彻底的重组重建。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就是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艰难甚至阵痛的转变和改革过程。

     唐车公司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实现这一转变和改革,重点(也是难点)要把握好、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解决好国外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与中国国情和老企业厂情相结合的问题。因循守旧不改不行,完全照搬照抄国外模式也不行,必须理解抓住国外先进管理模式、先进管理经验的灵魂和实质,探索出一条与国情、厂情相结合的新路子。

     二是解决好企业管理的传统旧观念与现代新理念的碰撞和不同部门之间、层级之间、人员之间权益的重新调整问题。

     三是为解决好这两大难点,顺利推进这一转变,企业文化建设必不可少。

     只有完成了这一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脱胎换骨式的转变和改革,企业转型升级才有坚实的基础保障。

     启示五:传统产业向生产性服务业拓展提升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再造升华。

     生产性服务业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化而兴起的一个新兴产业,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向产业链高端的提升。

     唐车公司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由一个计划经济体制下单纯的轨道交通装备的制造工厂向轨道交通生产性服务业拓展提升,并将此纳入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达到值得高度评价的升华版的转型升级。现在的唐车公司已不是往日只是轨道交通装备的制造工厂,而是针对用户的需求从一个城市,一条线路的规划、设计、装备制造、工程施工、线路运营到后期的检修维护保养全程全包式的生产性服务型企业。

     截止到现在,已经与福建泉州、贵州六盘水两城市开展一体化项目合作;与上海铁路局、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北京、武汉、广州、长沙等地开展了修建专业服务站、运行维护、检修维修、技术咨询、故障处理、配件供应等多方面的合作服务。年收入已超过10亿元,而且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增长势头十分迅猛。

     一个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由原来只是产品的制造工厂向生产性服务业拓展提升不能简单理解为企业通常所讲的产品售后服务的概念,而是再造一个新的产业体系,将传统产业与生产服务业两个产业有机链接起来,实质是产业向高端产业链的提升。从唐车公司的经验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的系列化。要针对市场的不同需求开发多品种、多规格、多用途的系列产品;二是产品服务个性化。要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一品一设计,一品一款式,一品一制造,一品一服务;三是生产性服务产业化。形成从规划设计、装备制造、工程施工、线路运营到后期的检修维护保养,全程全包的生产性服务产业,这是传统产业大中型老企业转型升级的升华版。

     国务院高度重视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今年七月份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专题讨论研究,并下发国发[2014]26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指出:“加快发展生产服务业是向结构调整要动力,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措施,……也有利于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

     唐车公司转型升级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在传统产业中的大型老企业更具有针对性。本文只谈及以上几点浮浅的认识,可能有不当之处。其目的是在业内业外交口称赞唐车公司转型升级成功的同时,以期引起对我省传统产业中大型老企业的转型升级启示意义的思考,引起有关领导及部门的关注,使唐车公司的经验为我省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工作起到有益的借鉴作用。


 
 
 
主办单位:唐山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www.tsasst.org.cn   2025  版权所有
地址(ADD):www.tsasst.org.cn    联系电话(TEL):0315-2857368   传真(FAX):0315-2857368
E-MAIL:tsslkx@126.com   备案号:冀ICP备2020029970号   公安备案号:13020302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