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评剧团或者业余评剧团,大家都懂得是什么。可是说起娱乐股,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了。连我这个近80岁的人都不懂,何况年轻人呢?还是听听九旬开外的老前辈告诉、告诉吧。
这位老前辈叫孙恩有,1931年生人,今年已经91岁(虚岁)高龄的人了。近日,孙连仲我们两个慕名访问了这 位老人:
1943年冬,正值抗日战争如火如荼的时期。孙家坨村秘密成立了中共党支部;1944年秋孙家坨成立了中共第一个村政权。村政权成立以后,为宣传党的抗日政策,鼓励青壮年积极投身于抗日战争,动员群众支援八路军抗战,由中共孙家坨党支部宣传委员牵头,克服种种困难,成立了孙家坨业余“娱乐股”。“娱乐股”的娱乐方式以大口“落子”为主,大口“落子”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评剧。重点宣传共产党当时的政策,寓教于乐。
孙家坨娱乐股最爱唱、也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节目有:《妻劝夫上战场》、《苦中苦》、《顽固回头》、《二五减租》。这四个剧本都反映和赞扬了当时共产党的政策,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教育效果。
这四个剧本是从哪里来的?这是我孙家坨人自己编写的。这人叫孙义有,是个苦大深仇的穷才子。他完全站在劳苦大众的立场上宣传当时共产党的政策,以娱乐节目为手段,支持抗日战争。另外.孙家坨娱乐股还有传统戏,如:《小过年》、《小姑贤》、《三节烈》、《赵连弼借粮(打狗劝夫)》等等都是传统的正能量的戏剧。
那时候的演员全是男的 ,没有女的。孙家坨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孙印会也参加娱乐演出,当时的演员还有印轩、印珍、盛顺、庆银、永发、绍青、绍红、绍成、庆科、敬录、庆礼、庆俊(东);第一任琴师孙义彬、二胡是孙盛顺、打底鼓孙庆科、打手锣的孙印起。那时候,老百姓毕竟穷困潦倒,演员的服装去哪里买呢?演员的服装就是各家的粗布,加以整理,穿上就去舞台,演员的大胡子从哪里来?就是当地产的白蔴,挂在嘴上,就等于胡须。小锣、小鼓 、弦什么的,都是爱好者自家的。那时候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论穷富,只要抗日,就是好人。以后土地平分被定为地主的孙庆彬也是一个劲儿的支持娱乐股,孙庆彬的妻子心灵手巧,善于因陋就简。演员的公子帽儿、小生杉子、老生袍子,都是她做的。这也算上自力更生,白手起家了。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的1946年,老前辈孙恩有16岁,也参加了娱乐股,负责拉弦;三等荣军孙盛仲复员以后,也参加了娱乐股,也负责拉弦;演员增加了孙庆元、孙庆泽。因为抗战胜利,村政权对娱乐股更为重视,还请来了比较专业的艺术教师。冬闲季节,天天晚上排练。每年的大年初一晚上正式的演出,十里八村的爱好者都赶来观看。初十过后,很多的友好村庄,如;大佟庄、十字沽村等,来几辆大车接咱村的演员到他们村庄去演唱。当时的县政府、桥北坨村和稻地村,举办娱乐股汇演,咱村的娱乐股都曾经参加过。
了解当年情况的都知道,1944年成立的娱乐股,那时候还是抗日时期。战争年代,经常跑反(躲避敌人的军事骚扰);抗日胜利以后的解放战争时期,老百姓还是经常跑反。跑反的时候,人可以跑,可是那娱乐股里的东西,如:演员的衣服、锣、鼓、弦等等,它们怎么办呢?孙恩有老前辈介绍说:“这些东西的保管都有明确的分工,分配到个人身上;跑反的时候,他带去也行,他藏起来也行;这一点,上级不强调,只要不丢了就行。”跑反以后,只要条件许可,就马上可以开场演出。可想而知,在当时参加娱乐股的人们开展宣传工作是多么的艰难!这些普普通通的老前辈们,他们为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做了很大的贡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彻底垮台,战争彻底结束。老百姓再也不用跑反了,过上了安居乐业、美好、幸福、快乐的日子!在大家欢欣鼓舞庆贺胜利的时候,孙家坨党支部号召壮大娱乐股,老百姓对此更是支持。没想到,很多妇女摆脱封建枷锁的束缚,也参加了娱乐股,活跃了演出效果,大大提高了演出的质量。演出的传统剧目如《秦香莲》、《茶瓶计》、《玉河桥》、《苏三起解》、《刘翠苹哭井》等等。
男角演员增加了孙庆旺,女演员有:孙昌芝——孙永成闺女,孙翠玉——孙美德、孙庆革母亲孙翠兰、孙庆金的女儿孙绍娟、孙盛才四女儿孙瑞芝、孙盛功二女儿孙瑞莲,孙志魁女儿孙素花、孙庆百三女儿孙绍芝、孙庆万女儿孙连英。
当时,观看过演出的大家都说:孙庆玉演包青天、孙绍成演陈世美、孙素花演秦香莲等主要演员的演出神形俱备。为此,在演出现场观众连声叫好。
有时候,李八厫乡召集李八厫、郑庄子和玉官庄的娱乐股在乡政府的领导下,来一次大会演,这样更增加大家演出和观看的积极性。每年冬季到来,娱乐股就在夜晚抓紧排练,一直到深夜。大年初一晚上,正式演出;一趟鼓响,儿童们都来到台前戏要;二趟鼓一响,大人们就开始上场;三趟鼓一响,演员们就正式演出。为什么要有这三趟鼓?可能就是老祖先留下的这么个习俗吧!一直出演到正月十五,老百姓还一个劲的要求演出。有时,十里八村的演出盛情相约,让娱乐谷迎接不暇。那些上边的村庄(黄米厫以北),经常赶着几辆大车来请娱乐股演员,演员们都是兴高采烈的坐上车去演出。演员们的形象深深的留在人们的心中;令人称道的是,孙绍成扮演的陈世美,人们就连连的叫好!在平时,孙绍成在大街上行走的时候,有的人看见他就喊:“陈世美来了,陈世美来了。”孙绍成不但不生气,他还兴奋的在人们面前唱两句,逗的人们捧腹大笑。孙印轩、孙绍红,一个高个儿、一个矬个儿,他俩扮演的老旦,大家高声喝彩。伴奏的还有孙盛仲、孙恩有、孙庆泽等。到1959年,孙家坨村加入农场以后,十分场党委把各庄娱乐股合并在一起正式命名十分场业余评剧团,地点在十分场加工厂(玉官庄南边)。孙家坨娱乐股到此结束。十分场业余评剧团从此诞生。 (曹妃甸区第十农场孙家坨村近80岁老农工孙永联)电话15303255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