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杂谈随感 - 杂谈随感
曹妃甸老话——得
发布时间:2021.06.15    新闻来源:唐山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浏览次数:

 “得”是多音字,读dé、děi和de。

  早在上古时期,“得”字的本义是获得,只作动词用。我国最早的甲骨文里,“得”字已经出现了,甲骨文中的“得”字,从又持贝,为获得之意,甲骨文中的“获”字亦作从又持佳,“得”、“获”两字不但构造相近,而且意思相同。例如《左传》:“凡获器用曰得,得用焉曰获”;《说文》:“得,行有所(古得字)也”。这些早期的文献和注释里,都告诉我们“得”字最初是得到、获得的意思。

 “得”字读děi,《汉语大词典》等辞书释义:一是需要。《红楼梦》第二五回:“一天一夜也得多少油?我也做个好事。”朱自清《背影》:“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二是必须。《红楼梦》第九四回:“这件事还得你去,弄的明白。”三是将要。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他租不到好地种,还不清拉下的饥荒,他跟他的瞎老婆子,又得要饭啦。张天翼《最后列车》:“明儿得下雪。”

 “得”字在方言中读děi ,收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形容词,舒服,满意。例如:这个沙发坐着真得。我们发现,在山东、河北和京津、东北等地区,都有此发音。在曹妃甸,“得”字含义十分丰富。

  曹妃甸人常把好、好看、漂亮、长相俊美说成“得”,是形容词。如:对门子办喜事,新娶的小媳妇可真得。如:那丫头凭着天生的一副好嗓音,加上模样长得得,一下子就被宣传队选走了。还有:你南头大嫂子别看现在年纪大咧,那年轻的时候可是个远近有名的得人儿着。这里的“得人儿”,就是指长得漂亮的女人。“得”也指某种东西好看,比如:她新织的这件紫红色毛衣,穿在身上忒得;今晚场部要上映一部新片,听说是打仗的故事片,肯定得,我们说啥也要去看看。俗语:先赢后不得,意思是先赢了也是后输呀,不见得就是好事。

  曹妃甸人说话常常正话反说,即利用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甲去乙家串门带去一些土特产,不想乙却给他返回更多的好东西,甲嗔怪地说:“你看你,咋这么得呀?”意思是,你怎么这样呢?本义是你不该这么办。又比如,甲和乙对话,甲办了不该办的事,或说了不该说的话,乙就怪罪甲:“看看你这个人得的,真会办事。”意思是说他不会办事。还有,一个人舍近求远,绕了好大的圈子才到某处办事,走了冤枉路不说,还耽误了许多时间,有人站出来责怪他:“你这是图的啥?”这人则回答:“我图得呀!”巧妙地利用反语解脱自己的困境。图得,包含图好看的意思。语出某农场某村:某女乳名叫“得”,其实长大了并不算得,头发稀疏还有些秃,村人背后呼之为秃得,正好谐音图得,后来便就此编了一句歇后语:某某的闺女——图(秃)得。

  得儿得儿的,得儿乎儿的,是曹妃甸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可以、蛮好、好好的、甚至很好的意思,表示极其肯定和满意。例如:不用再做饭炒菜了,把昨天剩下的热乎热乎就得儿得儿的;在运动场上,小伙子不但能打篮球,踢足球也得儿得儿的。又如:这双新鞋你还担心做小了挤脚呢,穿在脚上这不得儿乎儿的吗?

  在地方话里,曹妃甸人也把“得”读dé的字读成děi,比如得便宜卖乖,得理不饶人,得空儿,得手儿等,一律读成děi。还有,得到了,占了便宜,说白得了;被人赶上抓住,说得住了。(曹妃甸区老科协李可东)


 
 
 
主办单位:唐山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www.tsasst.org.cn   2025  版权所有
地址(ADD):www.tsasst.org.cn    联系电话(TEL):0315-2857368   传真(FAX):0315-2857368
E-MAIL:tsslkx@126.com   备案号:冀ICP备2020029970号   公安备案号:13020302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