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家乡的古长城流传着多少生动的故事?然而最最感人的还是国民革命二十九军抗战的事迹。
遵化境内的古长城盘桓在八百里燕山上,全程绵延79公里,属于万里长城的东段,离山海关只有100多公里。遵化境内长城,沿山大大小小的关寨有31处。其中洪山口、大安口、罗文峪口和迁西县的喜峰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罗文峪口位于遵化城北10公里,1933年震惊全国的喜峰口、罗文峪口的国民革命二十九军长城抗战就发生在这里。
今年春天,我们来到罗文峪山口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破败的城墙、残存的敌楼和坍塌的烽火台,经过八十多年风凤雨雨的洗礼,有的城墙已经凌乱不堪,有的敌楼已彻底倒塌。但是,那条条伤疤,累累弹痕仍然清晰可见,不由使人浮想联翩。这里的山民告诉我们:1933年日本帝国主义疯狂的侵略中国,继而进攻华北,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国民革命二十九军全军将士,开赴到喜峰口、罗文峪古长城口,与日军展开了生死较量。1933年3月17日,日军调动炮兵6000余人,先用长炮猛烈轰击,顿时5000多发炮弹倾泻而下,把罗文峪口完好的长城炸得砖石横飞,敌楼伤痕累累。二十九军将士凭借长城工事沉着应战,用机枪手榴弹和大刀打退敌人多次进攻。3月18日敌军30架飞机低空轰炸,将士们采取打近战、肉搏战,打退敌人30多次进攻,始终没能使敌人前进一步。夜间二十九军组成大刀队出关口绕道敌后,激战5小时用大刀砍杀敌军500余人,令敌人闻风丧胆。三天三夜战斗,二十九军将士用落后的武器杀敌3000余人,自伤亡1700余人。至此,日军兵败撤退到承德地区,再也没有能力进攻。罗文峪长城口一战,彻底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进攻华北的美梦。
消息传开,举国振奋,热血青年纷纷要求参军杀敌。正在上海进行抗日活动的著名作曲家麦新被二十九军的事迹深深鼓舞,连夜作歌《大刀进行曲》。在上海浦东大厦首演,麦新亲自指挥,现场群情激奋,很快就在全国传唱开来,吹响了中华儿女奋起抗战的冲锋号角,时至今日仍久唱不衰。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长城抗战精神仍然激励着后一代人奋发向上。每当春暖花开的清明时节来临,人们纷纷到罗文峪古长城凭吊烈士的英雄事迹,又有多少人来遵化石门墓地来祭奠为国捐躯的烈士们,(遵化市石门镇建有二十九军牺牲将士公墓,内葬全身烈士280人,另有36麻袋尸体不全烈士)现在已经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长城故事万万千,但任何故事也比不了遵化罗文峪长城抗战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深。每当我们唱起《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城我们新的长城……就使我们想起了长城抗战的一幕,我们每一次来到罗文峪口,心灵总会受到一次洗涤,浑身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日寇铁蹄踏中国,古城抗战故事多。
隆隆炮响惊日月,声声喊杀震山河。
只因卫国忠心在,常使英雄泪滂沱。
八十年间怀旧恨,千秋不忘大刀歌。
我们要把长城抗战的英雄故事千秋万代,永远永远的讲下去,传下去! (遵化市老科协 岳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