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曹妃甸区老科协召开二届六次理事会,全体理事、场镇老科协会长、秘书长以及省老专家工作站、各科普示范基地代表等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区老科协副会长常正顺主持。
会议对2022年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进行了工作经验交流发言;孙志广常务副会长代表二届理事会作了《关于2022年工作和2023年工作安排》的报告;丁国富会长作了重要总结讲话。
会议指出,2022年,曹妃甸区老科协在省、市老科协的悉心指导下,主动作为,积极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一是党的二十大精神得到贯彻落实。二是场镇老科协工作活力全面激发。三是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四是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五是科普示范基地效应持续发挥。六是不断加大科学知识普及力度。七是学术和宣传氛围愈加浓厚。
会议要求,2023年,曹妃甸区老科协要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老科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建言献策、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推动科技为民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一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增强信心,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不断提高学习认识的自觉性,努力将老科技工作者的政治理论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高度。二是进一步激发场镇老科协组织活力。切实保障工作运转,继续积极争取场镇老科协工作经费,以调动广大老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投身到老科协的事业中来。科学完善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密切老科技工作者的紧密联系,年内不定时召开场镇老科协工作座谈会。年终召开总结表彰会议,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工作的创新、提质。三是持续发挥好省老专家工作站的作用,落实好“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围绕水稻、水产等传统产业,继续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以工作站为载体,组织老专家不间断对农业生产各阶段进行技术指导。8-9月组织专家就水稻病虫害进行现场巡诊,10-12月常规对大棚蔬菜、工厂化养殖进行巡查;四是进一步培树和巩固科普示范基地,发挥龙头带动示范作用。每个场镇老科协都要选准突破口,继续培树带有本地特色、示范带动作用强的科普示范基地,努力创建好开展工作的平台和载体。五是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协同和结合区直有关单位利用“三下乡”、全国科普日、科普活动周等多种有效形式,开展广泛深入的科学知识宣传普及活动,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宣讲好《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参考手册》,力争将其迅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养殖户增收科技动力,在全年养殖周期内,不间断地组织技术人员、有经验的养殖户深入群众,现场指导养殖生产。六是深入开展区场(镇)两级调研活动,继续鼓励和支持相关场镇老科协、农业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试验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探索和创新农民增收新路子。在条件成熟时,鼓励和支持五农场水蛭养殖项目,搞好探索试验,助力农民增收,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拓宽途径。
丁国富会长作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2022年区老科协开展的各项工作,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短板。他强调,2023年各场镇老科协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落实区老科协二届六次理事会精神,安排部署好2023年工作;场镇老科协要积极主动向场镇党委汇报沟通;工作进程和亮点要及时反馈;鉴于区财政已将场镇老科协经费纳入预算,并在总额上有所增加,要合理规范支出;省老科协专家工作站、科普示范基地要依据各自职能,在创新技术和模式等方面,起到积极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曹妃甸区老科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