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十农场老科协多措并举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发布时间:2023.03.03    新闻来源:唐山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浏览次数:

  十农场老科协自2021年成立以来,在农场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区老科协具体指导下,积极组织、动员全场老科协工作者,秉承“名副其实、力所能及、拾遗补缺、多办实事、甘于奉献、其乐无比”的办会理念,坚持“发挥优势、老有所为、愉悦身心、尽力而为”的“二为”方针,在科技咨询、学术交流、兴办实体、教书育人、建言献策、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全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充分利用基地和平台开展活动。经请示农场批准,划拨李八廒村稻田25亩作为老科协活动基地和平台,鼓励和支持协会全体成员为农场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增收奉献力量。协会多次走访水稻种田大户,开展水稻新技术、新品种的实验、种植。经过一年的精心管理,津原U99、津育粳22、海育7233、津育粳18等水稻新品种试验均取得一定的成功,积累了新品种全生育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的第一手资料。

  在水稻新品种种植管理过程中,协会多次邀请种田大户到基地参观。协会副会长、原农场农业办主任、农艺师郑增金毫无保留地向他们传授经验,引导大家走不喷洒农药,生产无公害、纯绿色水稻的路子。很多水稻种植户在参观后表示,农场老科协已成了增产增收的保护神。在活动基地,协会还专门建立了小果园,试栽新品种果树60余棵,这些果品也是冀东地区最新品种,受到群众的喜爱。

  培树典型引领致富增收。在实际工作中,老科协特别注重发现典型、利用典型的引领促民致富增收。郑庄子村72岁的郑建国退休前在农场园艺队工作,与果树打了几十年交道,被誉为果树管理土专家。十农场老科协及时将他吸收会员。郑建国不忘初心,牢记老科协使命,将自己多年经验无私奉献、传授给大家,利用自家闲置的2.3亩院地,试搞庭院经济,种植了近百棵甜杏、葡萄、鲜桃和李子等果树。这些果树新品种,个头大、口感好,在市场上特别畅销。随后,协会 5次组织群众到他家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学习,群众纷纷表示要向致富典型学习,利用庭院经济,多种方式增加收入。

  着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十农场老科协自成立以来,通过多种方式热情服务关爱老人,向他们普及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知识。农场原医院院长李可俊,副院长李继平、李兰荣退休后,多次组织老年康养健康知识讲座,指导他们如何预防和减少老年疾病发生,增进身心健康,延年益寿。这些活动深受老年人的欢迎,得到了大家的好评。与此同时,多次组织了秧歌队和老年评剧歌舞艺术团,不定期开展文艺演出活动,演出场次多达30余次。在平时利用周一、周三、周五文化站活动时间,练唱红歌、老歌,演出评剧、大鼓,配合宣传建党一百周年、党的二十大等重大会议精神。文化科普宣传活动愈加活跃。(曹妃甸区老科协)

 
 
 
主办单位:唐山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www.tsasst.org.cn   2025  版权所有
地址(ADD):www.tsasst.org.cn    联系电话(TEL):0315-2857368   传真(FAX):0315-2857368
E-MAIL:tsslkx@126.com   备案号:冀ICP备2020029970号   公安备案号:13020302001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