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三农场老科协在区老科协的具体指导下,在农场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农场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扎实开展调查研究、科技推广、科普宣传等工作,在“科教兴场”、“科技兴场”、“人才兴场”战略中,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为农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党委高度重视全力支持老科协工作。一是农场党委将老科协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一名主管领导主抓这项工作,并多次召开会议,认真研究部署老科协工作。对老科协组织的各项活动,农场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都亲自过问、亲自督导、亲自参与,并给予指导和协调。二是全力做好财务保障。农场党委对老科协办公地点、车辆使用、办公经费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三是全力做好人员保障。健全组织机构,将退休支部书记、队长、技术人员等乡土专家吸纳进入老科协组织,增强了老科协团队的科技素养、业务能力。
二、发挥职能作用,当好参谋助手。一是认真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老科技工作者多次深入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特色农业发展、农产品销售、农民增收、资源发包等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向农场党委提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调整结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多条建议被农场党委采纳。二是强化技术培训,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老科协会员立足农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围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引进、示范、推广,积极开展现场培训、技术示范、病虫草害诊断监测、用药指导等工作。同时,采用田间地头巡回宣讲、面对面座谈、印发资料等方式,使科技宣传和技术培训达到了入脑入心的作用,提高了农户的科技素养。
三、普及科学知识,倾力服务三农。一是积极开展水稻种植技术服务活动。农场老科协会长王玉顺、副会长李淳湖、秘书长张海秋,经常组织和联络广大会员,积极参与为群众服务等各项活动。特别是李淳湖同志,退休后主动发挥余热,利用自己在水稻方面的专业知识,每年义务为群众提供水稻病虫草害诊断和田间技术指导百余次。二是积极开展水产养殖技术服务。会员曹广章、丁富余、孙福顺免费为群众提供水产养殖和鱼药使用技术指导。曹广章等5名会员还参加了农场组织的水产种质资源普查、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调研。三是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三农场老科协紧跟形势,一年来,积极参与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接受咨询220余人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2800余份。同时,会员还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普及科技知识和疫情防控知识。四是在区老科协的指导下,在区农业农村局和农场党委的支持下,组织力量主持编写了《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参考手册》,现已印刷,由区老科协组织免费发至全区养殖户。《手册》对三农场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提炼总结,提出了一整套规范化的高产、高效、无公害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技术措施,对提升我区乃至周边县市广大养殖户的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勇于担当,主动参与疫情防控。面对新冠疫情,三农场老科协紧密团结在农场党委周围,积极协助农场和村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疫苗注射、防控值班、防控政策和科学防控知识宣传等工作。会员在各自岗位上积极发挥作用,受到了农场党委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曹妃甸区老科协)
|